中间件体系结构中的COM和CORBA互操作技术研究及实现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7页 |
| ·中间件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 ·中间件的概念 | 第11-12页 |
| ·互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组织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COM/DCOM和CORBA概述 | 第17-48页 |
| ·CORBA模型和它的模块功能 | 第17-27页 |
| ·CORBA的基本组成 | 第17-23页 |
| ·CORBA互操作协议 | 第23-27页 |
| ·COM/DCOM体系结构概述 | 第27-35页 |
| ·COM体系结构概述 | 第27-30页 |
| ·DCOM体系结构及其通信协议 | 第30-35页 |
| ·CORBA和COM/DCOM的异同 | 第35-47页 |
| ·CORBA和COM的比较 | 第36-42页 |
| ·CORBA与DCOM的比较 | 第42-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互操作体系结构 | 第48-61页 |
| ·互操作体系结构的目的 | 第48-49页 |
| ·互操作对象模型 | 第49-53页 |
| ·互操作对象模型和CORBA模型的关系 | 第49-50页 |
| ·互操作对象模型和OLE/COM模型的关系 | 第50页 |
| ·互操作模型的基本描述 | 第50-53页 |
| ·互操作实现的主要内容 | 第53-60页 |
| ·接口映射 | 第54-55页 |
| ·接口组成映射 | 第55-57页 |
| ·对象生存周期的映射 | 第57-58页 |
| ·对象标识映射及其绑定 | 第58-60页 |
| ·映射的可逆性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COM和CORBA之间的映射 | 第61-75页 |
| ·从CORBA到COM的数据类型映射 | 第61-71页 |
| ·基本数据类型的映射 | 第61-62页 |
| ·常量的映射 | 第62页 |
| ·枚举类型的映射 | 第62-63页 |
| ·字符串类型的映射 | 第63-64页 |
| ·结构类型的映射 | 第64-65页 |
| ·联合类型的映射 | 第65-66页 |
| ·CORBA中any类型的映射 | 第66-68页 |
| ·接口映射 | 第68-70页 |
| ·继承机制的映射 | 第70-71页 |
| ·COM到CORBA的数据类型映射 | 第71-74页 |
| ·VARIANT类型的映射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自动化和CORBA之间的映射 | 第75-89页 |
| ·CORBA对象到自动化的映射 | 第75-76页 |
| ·映射的体系结构 | 第75-76页 |
| ·映射的主要特征 | 第76页 |
| ·接口映射 | 第76-79页 |
| ·属性和操作的映射 | 第76-77页 |
| ·OMG IDL单继承的映射 | 第77-78页 |
| ·OMG IDL多继承的映射 | 第78-79页 |
| ·基本类型的映射 | 第79-81页 |
| ·自动化所支持的基本数据类型 | 第79-80页 |
| ·特殊情况的映射 | 第80-81页 |
| ·对象引用的映射 | 第81-83页 |
| ·典型映射 | 第81-82页 |
| ·对象引用参数和IForeignObject接口 | 第82-83页 |
| ·枚举类型的映射 | 第83页 |
| ·数组和系列的映射 | 第83-84页 |
| ·CORBA复合类型的映射 | 第84-87页 |
| ·结构类型的映射 | 第84-85页 |
| ·联合类型的映射 | 第85-86页 |
| ·any类型的映射 | 第86页 |
| ·CORBA异常到自动化异常的映射 | 第86-87页 |
| ·自动化对象到CORBA对象的映射 | 第87-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六章 互操作桥的实现 | 第89-99页 |
| ·局部桥的实现 | 第89-94页 |
| ·网络数据流的解析和打包 | 第90-92页 |
| ·对象引用的解析和封装 | 第92-94页 |
| ·远程桥的实现 | 第94-96页 |
| ·试验与性能测试 | 第96-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