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制鞋工业论文

数控刻楦机的研制

第一章 绪论第1-21页
   ·引言第9-10页
   ·传统鞋楦业设计制造方法第10-11页
     ·手工制楦第10-11页
     ·拷模加工第11页
   ·CAD技术发展概况第11-14页
     ·CAD/CAM等技术概论第11-12页
     ·机械CAD支撑软件第12-13页
     ·主要CAD软件功能的比较第13-14页
   ·CAD/CAM等高技术应用鞋楦加工现状第14-16页
   ·国内外制楦技术发展趋势第16-17页
   ·课题意义、论文研究内容、特色及创新第17-21页
     ·选题意义第17-19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论文特色与创新第20-21页
第二章 鞋楦数控加工原理第21-38页
   ·数控系统概述第21-33页
     ·数控机床的组成第22-23页
     ·数控系统的分类第23-26页
       ·按数控装置类型分类第24页
       ·按功能水平分类第24-25页
       ·按用途分类可分类第25页
       ·按运动方式分类第25页
       ·按被控制量有无反馈装置及所处位置第25-26页
     ·数控系统工作过程第26-27页
     ·CNC装置插补原理第27-29页
       ·直线插补计算原理第28-29页
       ·圆弧插补计算原理第29页
     ·刀具补偿和管理第29-30页
     ·可编程序控制器第30-33页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第30-31页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第31-32页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第32-33页
   ·鞋楦数控加工原理第33-37页
     ·鞋楦数控加工工艺第33-34页
     ·鞋楦数控加工方式第34-35页
     ·鞋楦数控加工控制方式第35-36页
     ·鞋楦数控加工动作顺序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数控刻楦机整体结构第38-47页
   ·数控刻楦机的组成第38-39页
   ·数控刻楦机设计参数第39页
   ·数控刻楦机的结构设计第39-43页
     ·数控刻楦机的结构设计的要求第39-40页
     ·提高机床的结构刚度第40-41页
     ·提高机床的抗振性第41-42页
     ·提高低速进给运动的平稳性和运动精度第42-43页
     ·减少机床的热变形第43页
   ·数控刻楦机的整体设计第43-46页
     ·数控刻楦机总体布局特点第43-45页
       ·机床的使用对总布局特定要求第43-44页
       ·机械系统结构要求及特点第44-45页
     ·机床整体设计第45页
     ·机床的总体布局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刀具系统和主轴系统第47-71页
   ·刀具系统的研制第47-61页
     ·刀具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研制第47-48页
     ·铣刀的设计第48-50页
       ·刀具的结构参数第48-49页
       ·刀具材料的确定第49-50页
       ·刀具的重磨面第50页
     ·刀铣削力估算第50-51页
       ·经验公式估算切削力第50-51页
       ·电机功率反算切削力第51页
       ·铣削热第51页
     ·刀盘的设计第51-52页
     ·刀具轴的设计第52-54页
       ·轴的材料第52页
       ·轴的初算直径第52-53页
       ·轴的结构设计第53页
       ·轴的强度校核第53-54页
       ·轴的刚度校核第54页
     ·轴承的选用第54-55页
       ·初步选型第54页
       ·轴承的寿命计算第54-55页
       ·滚动轴承的润滑第55页
     ·轴系的密封第55-56页
     ·重要部件和装配体的振动分析第56-60页
       ·刀具轴的振动分析第57页
       ·刀盘、刀具轴和轴承等组成刀具系统装配体振动分析第57-60页
     ·传动带的选用第60-61页
       ·根据计算功率和小带轮的转速,选择胶带型号第60页
       ·选定从动轮节圆直径dp1和dp2:第60页
       ·确定带长和传动中心距第60-61页
   ·主轴箱的设计第61-68页
     ·分析和拟定运动简图第61-63页
     ·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第63-64页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材料选择第64-65页
     ·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第65-66页
     ·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第66-68页
   ·专用夹具设计第68-70页
     ·装夹工艺分析第68页
     ·夹具结构设计第68-70页
       ·夹具定位元件的结构设计第68-69页
       ·夹紧机构选用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进给运动系统和辅助装置第71-79页
   ·X向进给系统第71-74页
     ·X向进给系统方案设计第71页
     ·X向进给导轨的选用第71-72页
     ·X向进给丝杆的选用第72-74页
   ·Z向进给系统第74-75页
     ·Z向进给系统方案设计第74-75页
     ·Z向进给系统导轨和丝杆的选用第75页
   ·防尘设计第75-76页
   ·排屑装置设计第76-78页
     ·排屑装置的重要性第76页
     ·风机与吸尘系统的设计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控制系统第79-91页
   ·数控系统的选型第79-85页
     ·选用数控系统的概述第79-80页
       ·数控装置的选择第79页
       ·进给驱动的选择第79-80页
       ·检测元件的选择第80页
     ·数控系统的选用第80-85页
       ·数控装置的选用第80-81页
       ·进给驱动的选用第81-85页
       ·检测元件的选用第85页
   ·数控刻楦机辅助电气装置设计第85-90页
     ·SINUMER1K 802Ce系统连接概览第86-87页
     ·电机控制电路第87-88页
     ·机床零点开关第88-89页
     ·X向和Z向限位开关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1-93页
   ·全文总结第91-92页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趋势研究
下一篇: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