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8页 |
·公司基本概况 | 第9-10页 |
·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1-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论文架构 | 第16-18页 |
2 中外供水公司发展情况的比较 | 第18-23页 |
·美国和英国供水公司发展情况 | 第18-19页 |
·美国United Water Company发展概况 | 第18页 |
·英国Water Authorities Company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国内其它城市自来水公司发展情况 | 第19-23页 |
·上海自来水浦东-威望迪公司 | 第19-20页 |
·武汉市新洲区自来水公司 | 第20-21页 |
·连云港市自来水公司 | 第21页 |
·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中外供水公司发展的借鉴 | 第22-23页 |
3 鞍山市自来水总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第23-28页 |
·宏观环境 | 第23-25页 |
·公司发展面临的威胁 | 第23-24页 |
·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24-25页 |
·微观环境 | 第25-28页 |
·公司发展的劣势 | 第25-26页 |
·公司发展的优势 | 第26-27页 |
·公司发展前景分析 | 第27-28页 |
4 鞍山市自来水总公司改制的方向 | 第28-42页 |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28-31页 |
·政企分开 | 第28-29页 |
·产权清晰 | 第29-30页 |
·权责明确 | 第30页 |
·管理科学 | 第30-31页 |
·改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第31-35页 |
·推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城市公用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 第33页 |
·形成全新的经营机制 | 第33-34页 |
·股份制改组模式简介 | 第34-35页 |
·国内自来水公司改革的六种模式 | 第35-37页 |
·深圳模式 | 第35页 |
·上海模式 | 第35-36页 |
·北京模式 | 第36页 |
·武汉-沈阳模式 | 第36页 |
·舟山模式 | 第36页 |
·浦东模式 | 第36页 |
·鞍山市自来水总公司应用的模式 | 第36-37页 |
·改制前后公司管理体制的比较 | 第37-39页 |
·国家授权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多元股东公司的区别 | 第37页 |
·一元化领导体制与新型公司制衡领导体制的差异 | 第37-38页 |
·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衔接 | 第38-39页 |
·鞍山市自来水总公司改制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 第39-42页 |
·降低企业负债率 | 第39-40页 |
·优化资产结构 | 第40页 |
·建立企业发展机制 | 第40-41页 |
·减轻企业负担 | 第41页 |
·形成企业内部均衡机制 | 第41-42页 |
5 鞍山自来水公司股份制改革方案 | 第42-46页 |
·股权的设置与收益分配 | 第42-43页 |
·股权设置 | 第42页 |
·股权分配 | 第42-43页 |
·分配方法 | 第43页 |
·职工持股的管理组织与运作 | 第43-44页 |
·职工持股办法 | 第43页 |
·组建职工持股会 | 第43-44页 |
·企业组织与管理 | 第44-46页 |
6 实施改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 第46-50页 |
·深化改革 | 第46-47页 |
·转变思想观念 | 第46页 |
·建立健全组织规章制度 | 第46-47页 |
·转换经营机制 | 第47页 |
·强化管理 | 第47-48页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第48-50页 |
·提高管理意识 | 第48页 |
·明确创建目标 | 第48-49页 |
·找准实现创建目标的载体 | 第49页 |
·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