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 第1-13页 |
中文摘要 | 第13-16页 |
英文摘要 | 第16-19页 |
1 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9-33页 |
·免疫组织和器官 | 第19-21页 |
·胸腺 | 第19-20页 |
·肾脏 | 第20页 |
·脾脏 | 第20-21页 |
·黏膜淋巴组织 | 第21页 |
·免疫细胞 | 第21-26页 |
·淋巴细胞 | 第22-23页 |
·吞噬细胞 | 第23-26页 |
·单核细胞 | 第24页 |
·巨噬细胞 | 第24-25页 |
·粒细胞 | 第25-26页 |
·体液免疫因子 | 第26-33页 |
·抗体 | 第26-27页 |
·影响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的因素 | 第27页 |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 第27-33页 |
·微生物生长抑制物 | 第28-29页 |
·酶抑制剂 | 第29页 |
·细胞溶素 | 第29-30页 |
·凝集素和沉淀素 | 第30-31页 |
·补体 | 第31-33页 |
2 鱼类的营养素免疫促进剂--维生素C | 第33-40页 |
·维生素C与鱼类免疫的关系 | 第33-40页 |
·维生素C对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维生素C对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 | 第35-38页 |
·维生素C对抗体产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维生素C对体液非特异免疫因子的影响 | 第36-38页 |
·维生素C对补体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维生素C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页 |
·维生素C对鱼体铁代谢的影响 | 第37-38页 |
·维生素C与抗病力 | 第38-40页 |
3 细菌及其衍生物作为鱼类免疫促进剂的研究 | 第40-47页 |
·杀鲑产气单胞菌疫苗 | 第40页 |
·弧菌疫苗 | 第40-41页 |
·狭盐性气单胞菌和丁酸梭菌 | 第41-42页 |
·胞壁酰二肽 | 第42-43页 |
·脂多糖 | 第43页 |
·福氏完全佐剂 | 第43-44页 |
·葡聚糖 | 第44-47页 |
4 维生素C和盐度对牙鲆的生长、体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参数的影响 | 第47-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5页 |
·实验鱼来源与驯化 | 第48页 |
·实验饲料的设计与制作 | 第48-49页 |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 第49页 |
·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49-50页 |
·血液的采集与血清的制备 | 第49-50页 |
·头肾巨噬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50页 |
·指标的测定分析方法 | 第50-55页 |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 | 第50-53页 |
·血清替代补体溶血活性的测定 | 第50-51页 |
·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测定 | 第51-52页 |
·血清皮质醇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血清溶菌酶溶菌活性的测定 | 第53页 |
·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53-54页 |
·实验饲料及实验鱼体肝脏组织VC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第55页 |
·结果 | 第55-57页 |
·饲料和鱼体肝脏VC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55-56页 |
·生长结果 | 第56页 |
·实验鱼体成分的测定结果 | 第56-57页 |
·非特异性免疫参数的测定结果 | 第57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7-70页 |
5 维生素C在体外对牙鲆血液、头肾、脾脏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 | 第70-8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2-75页 |
·血液白细胞的分离 | 第72-73页 |
·脾脏和头肾单细胞悬液的制备和白细胞的分离 | 第73页 |
·维生素母液的配制 | 第73-74页 |
·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上述制备的白细胞悬液 | 第74页 |
·白细胞内产生的O_2~-的测定 | 第74-75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75页 |
·结果 | 第75-76页 |
·VC对血液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结果 | 第75页 |
·VC对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结果 | 第75-76页 |
·VC对脾脏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 | 第76页 |
·讨论和结论 | 第76-83页 |
6 维生素C在体外对牙鲆肠黏膜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 | 第83-89页 |
·前言 | 第8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3-86页 |
·实验材料 | 第84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84-86页 |
·肠黏膜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84-85页 |
·维生素C母液的配制 | 第85页 |
·肠黏膜细胞的体外培养 | 第85页 |
·肠黏膜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测定 | 第85-86页 |
·结果 | 第8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86-89页 |
7 鳗弧菌减毒活疫苗对牙鲆的免疫促进效果研究 | 第89-110页 |
·前言 | 第89-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8页 |
·血清的制备 | 第91页 |
·血液白细胞的分离 | 第91-92页 |
·头肾、脾脏和肠黏膜白细胞的分离和的制备 | 第92-94页 |
·脾脏和头肾单细胞悬液的制备和白细胞的分离 | 第92-93页 |
·肠黏膜白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93页 |
·血液、头肾、脾脏和肠黏膜白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的测定 | 第93-94页 |
·血清替代补体溶血活性的测定 | 第94-95页 |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含量的测定 | 第95-96页 |
·血清特异性抗体产量的测定 | 第96页 |
·血清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 第96-97页 |
·半致死浓度的测定 | 第97页 |
·鳗弧菌减毒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的测定 | 第97-98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98页 |
·结果 | 第98-101页 |
·鱼体不同部位免疫细胞呼吸爆发测定结果 | 第98页 |
·血清替代补体溶血活性测定结果 | 第98-99页 |
·免疫鱼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 | 第99页 |
·血清特异性抗体ELISA测定结果 | 第99页 |
·免疫注射后血清内毒素含量测定结果 | 第99-100页 |
·半致死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100页 |
·减毒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百分率 | 第100-101页 |
·讨论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4-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