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7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14页
  1.1.1 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与现状第11页
  1.1.2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第11-12页
  1.1.3 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紧迫性第12页
  1.1.4 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第12-13页
  1.1.5 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银行内控管理第13页
  1.1.6 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市场化机构业绩的根本第13-14页
 1.2 论文研究的宗旨、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第14-15页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宗旨第14页
  1.2.2 研究范围第14-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5-16页
  1.3.1 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激励约束机制相关理论第17-26页
 2.1 相关的主要激励理论回顾第17-21页
  2.1.1 内容型激励理论第17-18页
  2.1.2 过程型激励理论第18-20页
  2.1.3 调整型激励理论第20-21页
 2.2 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激励约束机制理论第21-23页
  2.2.1 李稻葵的委托代理理论观点第21-22页
  2.2.2 张维迎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第22页
  2.2.3 交易成本经济理论要点第22-23页
 2.3 股票期权理论第23-26页
第三章 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对比及对我国银行借鉴意义第26-40页
 3.1 以高薪和股票期权为主的激励方式和以外部约束为主的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第26-30页
  3.1.1 美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第26页
  3.1.2 美国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机制特点第26-28页
  3.1.3 美国商业银行经营者约束机制特点第28-29页
  3.1.4 美国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挑战第29-30页
 3.2 以事业型和社会性为主的激励方式和以内部约束为主的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第30-32页
  3.2.1 日本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第30页
  3.2.2 日本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机制特点第30-31页
  3.2.3 日本商业银行经营者约束机制特点第31-32页
  3.2.4 日本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挑战第32页
 3.3 正在摸索中的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第32-34页
  3.3.1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第32-33页
  3.3.2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机制特点第33页
  3.3.3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者约束机制特点第33页
  3.3.4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面临的挑战第33-34页
 3.4 三种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比较第34-38页
  3.4.1 美、日、中商业银行经营者的选聘比较第34-35页
  3.4.2 美、日、中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机制比较第35-36页
  3.4.3 美、日、中商业银行经营者约束机制比较第36-38页
 3.5 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借鉴意义第38-40页
第四章 激励约束理论模型及相容机制建立第40-49页
 4.1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现状分析第40-42页
  4.1.1 国有商业银行的特征第40-41页
  4.1.2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机制特点第41-42页
  4.1.3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约束机制特点第42页
 4.2 激励约束综合模型第42-44页
 4.3 激励约束相容机制第44-49页
第五章 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第49-62页
 5.1 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原则第49-50页
 5.2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第50-62页
  5.2.1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激励机制第51-55页
  5.2.2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约束机制第55-59页
  5.2.3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工作绩效考核第59-61页
  5.2.4 经营者的满意感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第62-64页
 6.1 论文研究的难点第62页
 6.2 重视对银行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第62-63页
 6.3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全闭环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鼻康胶囊部分药效学及抗炎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