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6页 |
第一章 配合物Mo_8O_(26)(ONC_3H_7)_2(C_6H_8N_2)_4·2(H_2O)的合成部分及晶体结构 | 第16-29页 |
1. 实验部分 | 第16-18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16页 |
1.2 乙酰丙酮二氧化钼的制备 | 第16页 |
1.3 配合物Mo_8O_(26)(ONC_3H_7)_2(C_6H_8N_2)_4·2(H_2O)的合成 | 第16-17页 |
1.4 配合物Mo_8O_(26)(ONC_3H_7)_2(C_6H_8N_2)_4·2(H_2O)的晶体结构测试和解析 | 第17-1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8-28页 |
2.1 配合物Mo_8O_(26)(ONC_3H_7)_2(C_6H_8N_2)_4·2(H_2O)的结构描述 | 第18-26页 |
2.2 配合物Mo_8O_(26)(ONC_3H_7)_2(C_6H_8N_2)_4·2(H_2O)的谱学性质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氨基吡啶类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谱学性质 | 第29-4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1.2 Cu_2(OAc)_2(C_5H_5ClN_2)_2的合成和单晶培养 | 第29页 |
1.3 Cu(C_6H_6N_2)_2(ClO_4)_2的合成和单晶培养 | 第29页 |
1.4 Cu_2(OAc)_2(C_5H_5ClN_2)_2,Cu(C_6H_6N_2)_2(ClO_4)_2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29-31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2.1 配合物Cu_2(OAc)_4(C_5H_5ClN_2)_2的晶体结构解析 | 第31-34页 |
2.2 配合物Cu(C_6H_6N_2)_2(ClO_4)_2的晶体结构解析 | 第34-38页 |
2.3 Cu_2(OAc)_2(C_5H_5ClN_2)_2,Cu(C_6H_6N_2)_2(ClO_4)_2的IR光谱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N-氧化吡啶、水杨醛两类Schiff碱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谱学性质研究 | 第40-52页 |
1.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1.1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1.2 N-氧化吡啶-2-甲醛缩α-氨基苯乙酮的合成 | 第40-41页 |
1.3 Schiff碱水杨醛缩异烟肼的合成和单晶培养 | 第41-42页 |
1.4 二种Schiff碱的晶体结构测试及晶体结构解析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2.1 C_(14)H_(13)N_2O_2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43-47页 |
2.2 C_(14)H_(13)N_2O_2的IR光谱和UV-Vis光谱 | 第47-48页 |
2.3 水杨醛缩异烟肼晶体结构 | 第48-51页 |
2.4 水杨醛缩异烟肼的IR光谱和UV-Vis光谱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