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9-35页 |
1.1 稠油开采常规技术现状 | 第29页 |
1.2 稠油开采前沿技术 | 第29-31页 |
1.2.1 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 第29页 |
1.2.2 稠油出砂冷采 | 第29-30页 |
1.2.3 注气体溶剂萃取稠油技术 | 第30页 |
1.2.4 其它化学降粘开采稠油技术 | 第30-31页 |
1.3 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1.3.1 井下就地催化改质稠油技术 | 第31-32页 |
1.3.2 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 | 第32-33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无催化作用下辽河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研究 | 第35-73页 |
2.1 实验设备及稠油性质分析 | 第35-40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1.2 稠油性质分析 | 第35-38页 |
2.1.3 实验用油样 | 第38-39页 |
2.1.4 实验装置 | 第39-40页 |
2.2 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研究 | 第40-60页 |
2.2.1 反应时间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影响研究 | 第40-47页 |
2.2.2 温度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影响研究 | 第47-53页 |
2.2.3 加水量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影响研究 | 第53-58页 |
2.2.4 反应前后稠油的烃分布 | 第58-60页 |
2.2.5 反应前后稠油元素分析 | 第60页 |
2.3 胶质、沥青质水热裂解反应研究 | 第60-65页 |
2.3.1 胶质水热裂解反应研究 | 第60-63页 |
2.3.2 沥青质水热裂解反应研究 | 第63-65页 |
2.4 反应前后稠油结构变化分析 | 第65-71页 |
2.4.1 稠油平均分子结构的表征方法 | 第65-66页 |
2.4.2 以核磁共振氢谱计算的稠油结构 | 第66-68页 |
2.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本章创新点 | 第72-73页 |
第三章 催化作用下辽河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实验研究 | 第73-112页 |
3.1 辽河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研究 | 第73-77页 |
3.1.1 催化反应的一般特征 | 第73-74页 |
3.1.2 催化作用、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的分类 | 第74-75页 |
3.1.3 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第75-76页 |
3.1.4 催化剂种类的选择 | 第76-77页 |
3.2 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实验研究 | 第77-96页 |
3.2.1 反应温度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77-83页 |
3.2.2 催化剂浓度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83-84页 |
3.2.3 反应时间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84-89页 |
3.2.4 加水量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89-94页 |
3.2.5 反应前后稠油烃分布分析 | 第94-96页 |
3.2.6 反应前后稠油元素分析 | 第96页 |
3.3 催化剂对胶质和沥青质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96-100页 |
3.3.1 催化剂对胶质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96-98页 |
3.3.2 催化剂对沥青质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98-100页 |
3.4 油层矿物与催化剂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研究 | 第100-106页 |
3.4.1 实验部分 | 第101页 |
3.4.2 油层矿物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3.5 供氢剂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影响 | 第106-110页 |
3.5.1 实验 | 第106页 |
3.5.2 实验结果 | 第106-110页 |
3.6 反应前后稠油结构变化 | 第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本章创新点 | 第111-112页 |
第四章 稠油水热裂解反应机理研究 | 第112-140页 |
4.1 模型化合物的水热裂解反应机理 | 第112-126页 |
4.1.1 模型化合物的选择 | 第112-113页 |
4.1.2 模型化合物的水热裂解 | 第113-115页 |
4.1.3 噻吩的水热裂解反应 | 第115-116页 |
4.1.4 噻吩和四氢噻吩在酸性条件下的水热裂解 | 第116-118页 |
4.1.5 氧钒、镍盐与噻吩和四氢噻吩的反应 | 第118-126页 |
4.2 稠油水热裂解反应机理 | 第126-138页 |
4.2.1 高温下水的性质有利于酸碱催化 | 第126页 |
4.2.2 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 | 第126-128页 |
4.2.3 油层矿物在高温下的催化作用 | 第128-130页 |
4.2.4 水热裂解过程中的加氢作用 | 第130-132页 |
4.2.5 供氢剂对活性链的终止作用和部分加氢作用 | 第132-133页 |
4.2.6 CO_2的溶解作用 | 第133-134页 |
4.2.7 轻烃的溶剂效应 | 第134-137页 |
4.2.8 稠油分子间作用力降低 | 第137-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本章创新点 | 第139-140页 |
第五章 辽河稠油水热裂解现场实验研究 | 第140-148页 |
5.1 实验井地质情况简介 | 第140-142页 |
5.2 现场实验方案 | 第142-143页 |
5.2.1 实验井选择 | 第142页 |
5.2.2 施工参数 | 第142-143页 |
5.3 现场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143-147页 |
5.3.1 现场实验井产量变化 | 第143页 |
5.3.2 现场实验井原油粘度变化 | 第143-146页 |
5.3.3 水热裂解反应后稠油性质及结构变化 | 第146-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页 |
本章创新点 | 第147-1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