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4页 |
1.1 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9-10页 |
1.2 航空工业是国内最先运用项目管理知识的领域 | 第10-11页 |
1.3 项目管理对航空型号研制项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的管理过程分析 | 第14-20页 |
2.1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过程的划分 | 第15-17页 |
2.3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的管理要求 | 第17-18页 |
2.4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的重点简析 | 第18-20页 |
3 航空型号研制的计划管理 | 第20-46页 |
3.1 航空型号研制工作中计划工作综述 | 第20-22页 |
3.1.1 计划管理在航空型号研制工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 第20-21页 |
3.1.2 航空型号研制工作中的计划体系构成 | 第21-22页 |
3.2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中计划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 第22-46页 |
3.2.1 项目的范围管理 | 第22-27页 |
3.2.2 项目计划的形成与优化 | 第27-40页 |
3.2.2.1 研制计划的编制 | 第27-31页 |
3.2.2.2 研制计划的分析与优化 | 第31-40页 |
3.2.3 计划的沟通管理 | 第40页 |
3.2.4 计划的考核 | 第40-46页 |
3.2.4.1 型号研制计划考核涉及的因素 | 第41-42页 |
3.2.4.2 计划考核方法 | 第42-45页 |
3.2.4.3 使用效果 | 第45-46页 |
4 技术状态管理 | 第46-55页 |
4.1 技术状态管理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4.2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概念 | 第47-48页 |
4.3 如何进行技术状态管理 | 第48-51页 |
4.3.1 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 | 第48页 |
4.3.2 技术状态管理的过程 | 第48-51页 |
4.4 技术状态管理的注意事项 | 第51-52页 |
4.4.1 技术状态管理体系的特点 | 第51页 |
4.4.2 技术状态管理与WBS的关系 | 第51-52页 |
4.4.3 技术状态管理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 第52页 |
4.5 技术状态管理实例 | 第52-55页 |
5 航空型号研制工作中的技术创新 | 第55-64页 |
5.1 技术创新简介 | 第56-58页 |
5.1.1 技术创新的定义 | 第56页 |
5.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 第56-57页 |
5.1.3 技术创新的特征 | 第57-58页 |
5.1.4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 第58页 |
5.2 型号研制项目的技术创新战略重点 | 第58-60页 |
5.2.1 技术创新过程分析 | 第58-59页 |
5.2.2 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方针 | 第59-60页 |
5.3 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 第60-61页 |
5.4 技术创新的评估 | 第61-64页 |
5.4.1 技术创新的评估体系 | 第61-62页 |
5.4.2 技术创新的评估过程 | 第62-63页 |
5.4.3 技术创新评估的误区 | 第63-64页 |
6 航空型号研制项目中的设计控制 | 第64-79页 |
6.1 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 第64-66页 |
6.2 设计控制是研制工作的核心 | 第66-67页 |
6.3 评审工作在设计控制中的重要性 | 第67-69页 |
6.3.1 设计评审的定义 | 第68页 |
6.3.2 设计评审的分类 | 第68页 |
6.3.3 评审采用的方法 | 第68-69页 |
6.3.4 评审的组织管理 | 第69页 |
6.4 评审工作中专家的作用及权威性评价 | 第69-73页 |
6.5 评审中方案的有效评价 | 第73-79页 |
7 结束语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