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苯胺黑药降解菌的生长和降解特性研究及其鉴定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A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浮选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 第15-16页 |
·浮选废水的危害及回用后的影响 | 第16-17页 |
·选矿废水国内净化处理现状 | 第17-21页 |
·物化法处理浮选废水 | 第17-18页 |
·生化法处理选矿废水 | 第18-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基本思路 | 第21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优势菌种的驯化与筛选分离 | 第24-34页 |
·菌种的驯化 | 第24-27页 |
·菌种来源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菌种的筛选与分离 | 第27页 |
·菌种降解性能的初步测定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 | 第28-31页 |
·驯化阶段SBR反应系统的菌落稳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菌株的分离筛选结果 | 第29-30页 |
·菌株的初步降解效果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菌种的鉴定 | 第34-54页 |
·分子分类学鉴定 | 第34-41页 |
·菌株总DNA的抽提与纯化 | 第34-36页 |
·16S rDNA扩增 | 第36-39页 |
·PCR产物的凝胶电泳 | 第39-41页 |
·16S rDNA测序 | 第41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实验 | 第41-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51页 |
·菌株DNA的PCR扩增结果 | 第45-46页 |
·16S rDNA测序结果 | 第46-51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四章 菌株生长、降解特性的研究 | 第54-62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苯胺黑药的测定方法 | 第54-55页 |
·菌株最适生长、降解浓度 | 第55页 |
·菌株最适生长、降解温度 | 第55页 |
·菌株最适生长、降解初始pH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苯胺黑药标准曲线 | 第56页 |
·菌株的最适生长、降解浓度 | 第56-58页 |
·菌株的最适生长、降解温度 | 第58-59页 |
·菌株最适生长、降解初始pH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苯胺黑药生物降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62-72页 |
·苯胺黑药的物化性质 | 第63-64页 |
·物理性质 | 第63页 |
·化学性质 | 第63-64页 |
·苯胺黑药降解过程中COD的变化 | 第64-65页 |
·产物的物化现象 | 第65-67页 |
·产物的酸碱度 | 第65-66页 |
·部分产物的颜色 | 第66-67页 |
·苯胺黑药降解机理的初步推测与验证 | 第67-70页 |
·苯胺的生物降解途径 | 第67页 |
·苯胺黑药生物降解途径的初步推测 | 第67-68页 |
·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测定 | 第68-69页 |
·验证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