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建立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 第1-40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实验一 破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11-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3页 |
一、材料 | 第11-12页 |
二、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破骨细胞的分离 | 第12页 |
(二) 骨片的制备 | 第12页 |
(三) 破骨细胞的培养 | 第12-13页 |
鉴定方法与结果 | 第13-16页 |
一、相差显微镜观察 | 第13页 |
二、HE染色 | 第13-14页 |
三、甲苯胺兰染色 | 第14页 |
四、酸性磷酸酶反应 | 第14-15页 |
五、扫描电镜显微镜观察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17页 |
结论 | 第17-18页 |
实验二 成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1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一、材料 | 第18页 |
二、方法 | 第18-19页 |
鉴定方法与结果 | 第19-26页 |
一、HE染色 | 第19页 |
二、瑞氏染色 | 第19-20页 |
三、碱性磷酸酶反应 | 第20-21页 |
四、BMP-McAb免疫细胞化学法 | 第21-22页 |
五、PTH-cAMP反应 | 第22-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附图 | 第29-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PTH、TNF-α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及成骨细胞和骨肉瘤细胞的介导作用 | 第40-69页 |
中文摘要 | 第40-42页 |
英文摘要 | 第42-43页 |
前言 | 第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一、材料 | 第43-44页 |
二、方法 | 第44-45页 |
(一) 破骨细胞与骨片培养 | 第44页 |
(二) PTH、TNF-α的添加和分组 | 第44页 |
(三) 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 | 第44-45页 |
(四) UMR106骨肉瘤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同培养 | 第45页 |
观察 | 第45-47页 |
一、相差显微镜观察 | 第45页 |
二、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45-46页 |
三、扫描电镜显微镜观察 | 第46页 |
四、图象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果 | 第47-55页 |
一、PTH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 第47-51页 |
(一) PTH与破骨细胞培养 | 第47-48页 |
(二) PTH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同培养 | 第48-51页 |
二、TNF-α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 第51-54页 |
(一) TNF-α与破骨细胞培养 | 第51页 |
(二) TNF-α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共同培养 | 第51-54页 |
三、UMR106骨肉瘤细胞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一、PTH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影响 | 第55-57页 |
二、TNF-α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 第57-59页 |
三、UMR106骨肉瘤细胞的介导作用 | 第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附图 | 第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三部分 骨生长因子(IGF_Ⅰ、IGF_Ⅱ、aFGF、bFGF)和PTH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功能的影响 | 第69-98页 |
中文摘要 | 第69-71页 |
英文摘要 | 第71-72页 |
前言 | 第72-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一、材料 | 第73页 |
二、方法 | 第73-75页 |
(一) 分离、培养成骨细胞 | 第73页 |
(二) 加药和实验分组 | 第73-74页 |
(三) 检测方法 | 第74-75页 |
1.DNA合成 | 第74-75页 |
2.胶原蛋白合成 | 第75页 |
3.硷性磷酸酶含量 | 第75页 |
结果 | 第75-90页 |
一、生长因子和PTH对成骨细胞DNA合成的作用 | 第75-81页 |
二、生长因子对成骨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 | 第81-85页 |
三、生长因子和PTH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 第85-90页 |
讨论 | 第90-95页 |
一、IGF_Ⅰ和IGF_Ⅱ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 第90-92页 |
二、αFGF和bFGF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 第92-93页 |
三、四种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 | 第93页 |
四、PTH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文献综述一 骨吸收的体外研究 | 第98-109页 |
文献综述二 骨生长因子 | 第109-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录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