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 国内外草坪草抗旱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2 草坪草抗旱性指标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草坪草抗旱的生态适应 | 第15页 |
·冷季型草坪草抗旱的生理生化机理 | 第15-17页 |
·渗透调节 | 第15-16页 |
·蒸腾速率 | 第16页 |
·其它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 | 第16-17页 |
3 冷季型草坪草抗旱性机理研究的有关问题与发展趋 | 第17页 |
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转外源NAS基因匍匐剪股颖抗旱机理研究 | 第19-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材料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3页 |
·水分胁迫处理 | 第19页 |
·绿叶率的测定 | 第19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Pro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20-21页 |
·酶液的提取 | 第21页 |
·SOD酶液的提取 | 第21页 |
·POD和CAT酶液的提取 | 第21页 |
·三种膜保护酶活性分析 | 第21-22页 |
·SOD活性分析 | 第21页 |
·POD活性分析 | 第21页 |
·CAT活性分析 | 第21-22页 |
·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 | 第22页 |
·MDA含量的测定参 | 第22页 |
·几种抗性指标的综合评价及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干旱胁迫对草坪草绿叶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干旱胁迫对草坪草绿叶素含量的影响 | 第24-26页 |
·干旱胁迫对草坪草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干旱胁迫对草坪草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7-29页 |
·干旱胁迫对草坪草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3页 |
·SOD活性的变化 | 第29-30页 |
·POD活性的变化 | 第30-31页 |
·CAT活性的变化 | 第31-33页 |
·干旱胁迫对草坪草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干旱胁迫对草坪草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3 讨论 | 第36-38页 |
·NAS基因在植物遭受干旱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 第36页 |
·NAS基因调控的代谢途径中铁元素与植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转NAS基因匍匐剪股颖坪用特性比较 | 第38-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材料 | 第38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38页 |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第3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8-39页 |
·生长周期的观测 | 第38-39页 |
·坪用性状评定方法 | 第39页 |
·数据分析和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坪用特性比较 | 第42-50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苗期以及成坪后生长速度比较 | 第42-43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绿度以及叶片质地比较 | 第43-45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抗旱性比较 | 第45-46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均匀度、密度以及成坪高度比较 | 第46-47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坪用特性关联度分析 | 第47-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的播种日期、出苗期以及出苗天数比较 | 第50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的分株苗期及成坪后生长速度比较 | 第50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绿度以及叶片质地比较 | 第50-51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抗旱性、均匀度、密度、成坪高度比较 | 第51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的综合评定比较 | 第51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的关联度分析 | 第51-52页 |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的坪用特性评定方法和数据分析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缩略词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