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制工艺论文

立—平可逆粗轧的三维数值模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热带粗轧调宽过程介绍第12-17页
     ·梅钢可逆粗轧机组介绍第13-14页
     ·立辊调宽轧制的变形特点第14-15页
     ·调宽过程中提高板坯成材率的方法第15-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22页
     ·热带粗轧调宽过程的实验研究情况第17-18页
     ·有限元软件在立-平可逆粗轧解析中的应用进展第18-22页
     ·当前有限元数值模拟在立-平可逆粗轧中存在的问题第22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22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立-平轧制过程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第24-34页
   ·ANSYS10.0/LS-DYNA软件介绍第24-28页
     ·ANSYS10.0/LS-DYNA的功能特点第24-27页
     ·ANSYS10.0/LS-DYNA的计算流程第27-28页
   ·显示动力学基本理论第28-29页
   ·重启动分析第29-30页
     ·简单重启动第29页
     ·小型重启动第29-30页
     ·完全重启动第30页
   ·ANSYS10.0/LS-DYNA软件的单位制度第30-31页
   ·数值模拟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1-33页
     ·多道可逆次轧制实现方法第31页
     ·沙漏问题第31-32页
     ·单元负体积问题第32页
     ·求解时间控制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立-平可逆调宽轧制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第34-42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4-35页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第35-40页
   ·数值模拟求解流程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第42-58页
   ·平立辊可逆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2-48页
     ·立轧后板坯横断面形状研究第42页
     ·平轧后板坯横断面形状研究第42-43页
     ·轧件边角部金属流动规律研究第43-44页
     ·各道次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第44-46页
     ·各道次等效应力分析第46-47页
     ·各道次头尾形状研究第47-48页
   ·孔型立辊可逆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8-54页
     ·立轧后板坯横断面形状研究第48-49页
     ·平轧后板坯横断面形状研究第49页
     ·轧件边角部金属流动规律研究第49-51页
     ·各道次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第51-52页
     ·各道次等效应力分析第52-54页
     ·各道次头尾形状研究第54页
   ·孔型立辊内倒角半径对边角部金属流动的影响第54-56页
   ·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的对比分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立-平调宽过程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第58-64页
   ·三维温度场导热偏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第58-59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9-60页
   ·结果分析第60-63页
     ·轧辊温度场变化第60-61页
     ·轧件表面金属温度场变化第61页
     ·轧件横断面温度场变化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及课题后续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页
   ·数值模拟研究展望第64-65页
   ·实验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发表文章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厚板轧区跟踪系统及精轧机辊缝控制研究
下一篇:EH36高强度船板钢的轧制与热处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