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微合金化与微合金钢 | 第12-14页 |
·微合金化与微合金钢的发展 | 第12-13页 |
·国外微合金钢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我国微合金钢的发展概况 | 第14页 |
·低合金高强度钢 | 第14-16页 |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 | 第15-16页 |
·Nb、V、Ti元素的影响 | 第16-18页 |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强化机制 | 第18-19页 |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应用 | 第19页 |
·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 第19页 |
·海洋结构上使用的快速增长 | 第19页 |
·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控轧与控冷研究 | 第19-27页 |
·控轧控冷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国内外控轧控冷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控轧控冷技术的最新进展 | 第22-26页 |
·控轧控冷的优点 | 第26-2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冷却速度与变形对Q390钢组织的影响 | 第28-36页 |
·实验方案 | 第28-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实验原理 | 第28-30页 |
·实验工艺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试验钢动态CCT-1200曲线及显微组织 | 第31-33页 |
·试验钢静态CCT-1200曲线及显微组织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Q390钢实验室轧制 | 第36-56页 |
·总体思想 | 第36-37页 |
·加热制度 | 第36页 |
·控制制度 | 第36-37页 |
·第一次轧制 | 第37-49页 |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轧制工艺设计 | 第38-39页 |
·实际轧制工艺参数 | 第39-40页 |
·力学性能检测 | 第40-41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41-45页 |
·拉伸、冲击断口形貌 | 第45-47页 |
·第一次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49页 |
·实验室第二次试轧 | 第49-53页 |
·实验目的 | 第49页 |
·钢种成分 | 第49页 |
·轧制工艺设计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第二次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4章 Q39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第56-68页 |
·晶粒尺寸与强韧性之间的关系 | 第56-58页 |
·轧后冷却速度对Q39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终冷温度对Q39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Nb在实验钢中析出作用 | 第61-63页 |
·Nb对再结晶的作用 | 第62页 |
·Nb在控轧控冷中的作用 | 第62-63页 |
·位错强化 | 第63-64页 |
·终轧温度对Q39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控温后累计变形量对Q39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Q390钢工业实验 | 第68-90页 |
·第一次工业实验第一次试轧 | 第68-73页 |
·冶炼成分及铸坯质量 | 第68页 |
·加热及轧制 | 第68-69页 |
·力学性能检测 | 第69-70页 |
·金相组织 | 第70-71页 |
·试验结果分析及总结 | 第71-73页 |
·第一次工业实验第二次试轧 | 第73-78页 |
·化学成分 | 第73页 |
·加热及轧制 | 第73-74页 |
·性能检测结果与金相组织 | 第74-76页 |
·试验结果分析及总结 | 第76-78页 |
·第二次工业实验 | 第78-88页 |
·Q390中厚板第二次工业试验轧制工艺要求 | 第78-79页 |
·Q390钢25mm、30mm、50mm及16mm规格控轧控冷工艺设计 | 第79-80页 |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 | 第80-81页 |
·实验结果 | 第81-8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第二次工业实验总结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