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中部崛起视野中的中东部互动发展与经济合作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引言第7-9页
第2章 全球化与文化第9-15页
   ·全球化和文化第9-11页
     ·文化的定义第9-10页
     ·文化和文明区分第10-11页
   ·全球化和全球化文化内涵第11-13页
   ·文化要素构成和文化困境第13-15页
     ·文化要素构成第13-14页
     ·文化困境第14-15页
第3章 当代中国文化困境现状第15-20页
   ·中国精英层面传统文化失去主导地位第15-17页
     ·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地位逐渐弱化第15-16页
     ·“中医”为代表的国粹日益受到冷落第16-17页
   ·中国社会大众层面主导文化的断裂、游离第17-18页
     ·中国社会大众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第17页
     ·中国社会大众出现普遍的“群体性”焦虑第17-18页
   ·中国当前出现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趋向第18-20页
     ·片面强调科技功利性,忽视人文目标第18-19页
     ·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在教育中分离第19-20页
第4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困境根源剖析第20-26页
   ·中西文化的差异引发中西文化剧烈冲突第20-21页
   ·传统文化基因顽强存在迟滞中国现代转型过程第21-24页
     ·农本社会根基和文化基因顽强存在第22-23页
     ·“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强化传统文化结构第23-24页
   ·单纯社会层面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第24-26页
第5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困境的出路第26-43页
   ·实践模式现代转型,实现人的现代化第26-30页
     ·培养具有主体性的现代人第26-27页
     ·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第27-28页
     ·生活方式的转变第28-2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入到文化层面第29-30页
   ·超越西方理性文化,实现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融合第30-34页
     ·科技走向人性化第30-32页
     ·科技观念和人文观念互相启迪第32-33页
     ·科技和人文领域和学科交叉、重组、互构第33-34页
   ·中国积极回应全球化,自主发展,维护文化多元性第34-38页
     ·保护世界文化多元性意义第34-35页
     ·维护文化多元性的方法与途径第35-38页
   ·推行文理兼容、生态化教育第38-39页
     ·文理兼融,实行素质和创新教育第38-39页
     ·生态化教育,培养绿色世界观第39页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塑造21世纪中国特色文化精神第39-43页
     ·构建新的人类终极关怀价值体系第40-41页
     ·塑造整体、有机、和谐的生态价值体系第41页
     ·“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良性互动,构建可持续发展价值体系第41-43页
第6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变革
下一篇:人与自然--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