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频通信中连续相位调制系统的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无线通信技术 | 第11页 |
| ·跳频技术 | 第11-13页 |
| ·软件无线电技术 | 第13-14页 |
| ·软件无线电介绍 | 第13-14页 |
|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 第1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连续相位调制的基本理论 | 第16-27页 |
| ·信号描述 | 第16-21页 |
| ·信号模型 | 第16-17页 |
| ·信号分类 | 第17页 |
| ·相位轨迹和调制状态 | 第17-18页 |
| ·频谱特性 | 第18-21页 |
| ·最佳接收机 | 第21-22页 |
| ·欧式距离和性能 | 第22-24页 |
| ·欧氏距离 | 第22-23页 |
| ·最小欧氏距离上限 | 第23页 |
| ·弱调制系数hc | 第23-24页 |
| ·欧氏距离总结 | 第24页 |
| ·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特点 | 第24-25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连续相位调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7-38页 |
| ·采样率转换技术 | 第27-31页 |
| ·半带滤波器 | 第27-28页 |
| ·积联分梳状滤波器 | 第28-30页 |
| ·内插器 | 第30-31页 |
| ·到达检测与同步参数估计 | 第31-34页 |
| ·CPFSK 的到达检测与同步参数估计 | 第32-33页 |
| ·GMSK 的到达检测与同步参数估计 | 第33-34页 |
| ·内插器 | 第34-36页 |
| ·维特比算法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基于FPGA 的连续相位调制系统设计 | 第38-54页 |
| ·系统方案 | 第38-41页 |
| ·系统说明 | 第38-39页 |
| ·系统框架 | 第39页 |
| ·发送帧结构 | 第39-41页 |
| ·映射模块 | 第41页 |
| ·成型与调制模块 | 第41-43页 |
| ·成型模块 | 第41-42页 |
| ·调制模块 | 第42-43页 |
| ·上下变频器 | 第43-46页 |
| ·功能说明 | 第43-44页 |
| ·半带滤波器 | 第44-45页 |
| ·内插器 | 第45-46页 |
| ·FIR 滤波器 | 第46页 |
| ·CPFSK 解调 | 第46-53页 |
| ·差分模块 | 第47页 |
| ·到达检测 | 第47-48页 |
| ·同步参数估计 | 第48页 |
| ·分隔符检测 | 第48-49页 |
| ·位定时跟踪 | 第49页 |
| ·内插器 | 第49页 |
| ·角度计算 | 第49-50页 |
| ·Viterbi 判决 | 第50-52页 |
| ·检测流程 | 第52页 |
| ·详细框图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硬件调试 | 第54-64页 |
| ·系统仿真 | 第54-57页 |
| ·发射端仿真 | 第54-56页 |
| ·接收机仿真 | 第56-57页 |
| ·软件无线电平台 | 第57-60页 |
| ·测试平台 | 第57-58页 |
| ·硬件平台 | 第58-59页 |
| ·测试方案 | 第59-60页 |
| ·硬件调试 | 第60-63页 |
| ·下载文件生成 | 第60-61页 |
| ·实测频谱图 | 第61-62页 |
| ·性能比较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