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顾问参与立法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立法顾问参与立法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简述 | 第11-12页 |
一、立法活动 | 第11页 |
二、立法顾问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立法顾问参与立法的动因 | 第12-16页 |
一、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的需要 | 第12-14页 |
二、公正立法遏制不当利益的需要 | 第14-15页 |
三、民主立法优化立法成果的需要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立法顾问参与立法的特性及优势 | 第16-23页 |
一、“外部结构”的积极效果 | 第16-19页 |
二、与其他专家参与立法模式的比较 | 第19-22页 |
三、立法机关对立法顾问作用的期待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立法顾问参与立法的制度梳理 | 第23-37页 |
第一节 法律法规的梳理及评析 | 第23-26页 |
一、法律法规对立法顾问参与立法的相同规定 | 第23-24页 |
二、法律法规对立法顾问参与立法的不同规定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细则规定的梳理及评析 | 第26-32页 |
一、细则的制定主体 | 第27-28页 |
二、立法顾问的选聘条件 | 第28-29页 |
三、立法顾问选聘程序 | 第29-30页 |
四、立法顾问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制度中的欠缺——公开机制 | 第32-37页 |
第三章 立法顾问参与立法的实效分析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定量分析——立法顾问所提建议的数量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定性分析——立法顾问所提建议的内容及作用 | 第39-45页 |
第四章 立法顾问参与立法的组织建构 | 第45-59页 |
第一节 “智囊团”的人数构成 | 第46-48页 |
一、人数构成的现状 | 第46-48页 |
二、人数构成的完善建议 | 第48页 |
第二节 “智囊团”的专业构成 | 第48-50页 |
一、专业构成的现状 | 第48-49页 |
二、专业构成的完善建议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智囊团”的聘任方式及任期 | 第50-53页 |
一、聘任方式及任期 | 第50-52页 |
二、聘任方式及任期的完善建议 | 第52-53页 |
第四节 立法顾问参与的立法环节 | 第53-55页 |
一、立法顾问参与的立法环节 | 第53-54页 |
二、立法顾问参与环节的完善建议 | 第54-55页 |
第五节 立法顾问参与的立法内容 | 第55-59页 |
一、立法顾问参与内容的现状 | 第55-56页 |
二、立法顾问参与内容的完善建议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