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治理与官僚制的内涵 | 第12-18页 |
·官僚制概念解析 | 第12-15页 |
·治理的缘起与内涵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从宏观上看治理的反官僚制的倾向 | 第18-27页 |
·治理对官僚制的消解 | 第18-22页 |
·权威主体:从单一到多元化 | 第18-19页 |
·权力运行方式:从单向的命令式的管理到互动性的平等合作 | 第19页 |
·组织结构:从层级结构到自组织的网络结构 | 第19-20页 |
·价值诉求:由倾向于间接民主到更加接近直接民主 | 第20-22页 |
·从治理失灵看治理的局限性 | 第22-27页 |
·治理主体权力的重新分配而引发的新问题 | 第22-24页 |
·治理内在机制引发的新的困境 | 第24-25页 |
·外部环境制约着治理的有效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从微观上看治理机制下官僚制存在的合理性 | 第27-39页 |
·从治理机制下多元主体的内部结构看官僚制存在的合理性 | 第27-32页 |
·公民社会组织内部官僚化的倾向 | 第27-29页 |
·政府与官僚制的适应性 | 第29-31页 |
·私营部门中官僚制的应用 | 第31-32页 |
·治理理念下官僚制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从"人"的问题透视官僚制存在的深层原因 | 第32-35页 |
·从规模分析官僚制存在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现实中的官僚制组织的调节和改进增强了官僚制组织的适应性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治理与官僚制的关系对我国社会转型和政府改革的启示 | 第39-48页 |
·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中国未来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 第39-41页 |
·在公共事务多元治理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依然处于主导地位 | 第41-43页 |
·官僚制的完善和改进是未来中国政府组织改革的合理趋向 | 第43-48页 |
·弥补我国官僚制的不足,实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理性化 | 第44-45页 |
·正视官僚制的弊端,运用适当的技术、理念和经验改进官僚制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