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说--关于“泥性”与中国当代城市雕塑问题的相关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概念与内涵 | 第9-18页 |
第一节 “泥性”浅说 | 第9-11页 |
·“泥”的概念 | 第9页 |
·“泥”的特点和功能 | 第9页 |
·“泥”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 第9-10页 |
·“泥性”内涵的探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泥”与“中国传统雕塑” | 第11-14页 |
·从“泥”看“雕塑” | 第11-12页 |
·从“泥”看“中国传统雕塑”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泥”与“城市雕塑” | 第14-18页 |
·从“泥”看“城市雕塑” | 第14-15页 |
·从“泥”看“中国城市雕塑”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象征与意义 | 第18-22页 |
第一节 “泥性”的象征 | 第18-19页 |
·符号与暗示 | 第18页 |
·象征的力量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启示与意义 | 第19-22页 |
·“泥性”中“生死”内涵的启示 | 第19-20页 |
·“泥性”中“德、义”内涵的启示 | 第20-21页 |
·“泥性”中“互动性”内涵的启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泥性”的实现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创作与体验 | 第22-24页 |
·架上实践 | 第22-23页 |
·“泥”带来的体验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考察与分析 | 第24-27页 |
·“泥”在杭州城市雕塑中的身影 | 第24-26页 |
·思考与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实施与反思 | 第27-31页 |
·具体项目的实施 | 第27-28页 |
·扩展项目的调查 | 第28页 |
·反思“泥”的身影 | 第28-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后记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