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耕作学与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论文

保护性耕作技术评价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分析第8-16页
     ·保护性耕作研究起因与发展第8-9页
     ·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效果及在我国的推广现状第9-12页
     ·农业技术扩散及评价研究进展第12-15页
     ·国内外主要综合性评估研究方法概述第15-16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第19-20页
第二章 调查区域、试验方案及研究方法第20-26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问卷设计第21-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实验方案第24-26页
第三章 不同生态区主要耕作模式及农户采用率第26-32页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1页
     ·调查农户基本情况第26-27页
     ·我国典型生态类型区主体耕作模式第27-30页
     ·不同耕作模式农户采用情况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认知分析第32-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了解情况第32-34页
     ·保护性耕作采用者对该技术的认识第34-35页
     ·农民愿意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条件第35-36页
     ·农户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原因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主要保护性耕作模式产量及效益的农户认知分析第38-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产量影响的农户认知第38-39页
     ·保护性耕作模式影响投入的分析第39-40页
     ·保护性耕作模式影响收入的分析第40-41页
     ·保护性耕作模式影响总效益的分析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扩散影响因素模型估计与分析第43-50页
   ·材料与方法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扩散影响因素模型估计与分析第43-45页
     ·不同生态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第45-47页
   ·小结第47-50页
第七章 主要保护性耕作模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第50-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数据采集第50页
     ·研究方法第50-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八章 结论、讨论及建议第59-64页
   ·结论和讨论第59-61页
     ·我国主要粮食产区保护性耕作类型及农户采用情况第59页
     ·主要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产量及效益第59-60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60页
     ·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第60-61页
   ·建议第61-62页
   ·本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附录第71-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血清学、PCR检测技术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下一篇:“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水沙分离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