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安全与事故论文--塌方落石事故论文

乌竹岭隧道塌方事故原因分析和处治方法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隧道塌方原因介绍第10-12页
     ·不良地质条件下的一些施工方法介绍第12-15页
     ·隧道塌方处治方法的现状第15-18页
     ·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第二章 乌竹岭隧道工程概况第22-27页
   ·工程地质背景第22-24页
     ·自然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第22页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22-24页
   ·工程施工及设计情况第24-27页
     ·工程施工概况第24-25页
     ·隧道断面设计第25-27页
第三章 乌竹岭隧道右洞塌方冒顶事故机理分析第27-37页
   ·乌竹岭隧道右洞塌方冒顶事故情况第27-29页
   ·工程地质因素第29-32页
   ·水文因素第32-34页
   ·人为因素第34-35页
   ·乌竹岭隧道塌方的力学机理分析第35-37页
第四章 乌竹岭隧道原开挖方案数值模拟第37-52页
   ·运用有限元分析隧道工程的合理性第37-38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8-46页
     ·计算范围的确定第38-39页
     ·仿真材料的选取第39-42页
     ·参数确定第42-45页
     ·仿真模拟情况第45-46页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第46-52页
     ·仿真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案第46-47页
     ·有限元计算分析第47-52页
第五章 乌竹岭隧道塌方冒顶事故处治方法研究第52-70页
   ·乌竹岭隧道塌方超前支护和加固手段分析第52-59页
     ·超前支护方法和加固手段的确定第52页
     ·管棚支护的力学机制和管棚构造第52-54页
     ·超前导管注浆的作用原理和施工要点第54-57页
     ·地表砂浆锚杆的力学机制和施工要点第57-59页
   ·乌竹岭隧道塌方处理方法与措施第59-70页
     ·区段划分第59-61页
     ·地表塌腔处理第61-62页
     ·防排水措施第62-63页
     ·施工措施及步骤第63-64页
     ·塌方处理中的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第64-70页
第六章 塌方处治后开挖支护数值分析第70-75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参数取值第70-71页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第71-75页
     ·模拟步骤第71页
     ·岩体的位移、应力场第71-73页
     ·支护结构的受力分析第73-75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摘要第85-88页
Abstract第88-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街下2号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分析与现场监控量测
下一篇:长平高速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AC-16C用于上面层修补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