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8页 |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回顾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企业动态R&D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R&D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 第18-20页 |
·R&D的定义 | 第18页 |
·R&D的分类 | 第18-19页 |
·R&D活动的特征 | 第19-20页 |
·R&D预算管理的概念、特征与目标 | 第20-22页 |
·R&D预算管理的概念 | 第20-21页 |
·R&D预算管理的特征 | 第21页 |
·R&D预算管理的目标 | 第21-22页 |
·企业动态R&D预算管理的理论诠释 | 第22-26页 |
·系统论 | 第22-23页 |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第23-24页 |
·数据仓库技术 | 第24-26页 |
第3章 企业动态R&D预算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 第26-37页 |
·构建动态R&D预算管理理论框架的背景分析 | 第26-30页 |
·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复杂性 | 第26-27页 |
·R&D活动的动态复杂性 | 第27-29页 |
·实时控制是信息时代企业R&D预算控制的基本要求 | 第29-30页 |
·动态R&D预算管理模式的理论架构 | 第30-33页 |
·动态R&D预算管理的内涵 | 第30-31页 |
·动态R&D预算管理的目标 | 第31-32页 |
·动态R&D预算管理的基本前提假设 | 第32页 |
·动态R&D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动态R&D预算管理理论框架的三个层面 | 第33-37页 |
·R&D战略管理层面 | 第35页 |
·R&D预算管理层面 | 第35页 |
·信息技术支持层面 | 第35-37页 |
第4章 企业动态R&D预算模式的构建 | 第37-54页 |
·动态R&D预算的编制 | 第37-41页 |
·动态R&D预算编制方法的确定 | 第37-39页 |
·滚动预算编制中导入ABB | 第39-41页 |
·R&D资源动态配置规划模型 | 第41-48页 |
·R&D项目资源的特点 | 第41-43页 |
·R&D预算与R&D资源配置 | 第43-44页 |
·R&D资源动态配置规划模型 | 第44-48页 |
·动态R&D预算的实时控制 | 第48-54页 |
·R&D预算责任网络的创新 | 第49-50页 |
·R&D预算管理与ERP系统的整合与集成 | 第50-54页 |
第5章 动态R&D预算的调整、分析、考评及配套支持 | 第54-77页 |
·动态R&D预算调整 | 第54-60页 |
·动态R&D预算调整特征、原则 | 第54-55页 |
·动态R&D预算调整的资金预测模型 | 第55-59页 |
·动态R&D预算调整权限 | 第59-60页 |
·动态R&D预算分析 | 第60-65页 |
·功能创新 | 第60-61页 |
·优化R&D预算分析的工具 | 第61-62页 |
·基于信息技术动态R&D预算实时分析的实现 | 第62-65页 |
·动态R&D预算考评 | 第65-70页 |
·对传统R&D预算考评的改进与创新 | 第65-66页 |
·动态R&D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6-69页 |
·强化R&D预算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69-70页 |
·动态R&D预算管理模式的配套支持 | 第70-77页 |
·基于数据仓库的动态R&D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 第70-74页 |
·动态预算管理文化建设 | 第74-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