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第8-9页 |
·科学计算可视化概述 | 第8页 |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意义与应用 | 第8-9页 |
·三维数据可视化 | 第9-11页 |
·三维数据可视化研究的内容及基本流程 | 第9-10页 |
·三维数据可视化的基本算法 | 第10-11页 |
·医学图像可视化概述 | 第11-12页 |
·医学图像的预处理 | 第11页 |
·医学图像的分割 | 第11页 |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方法 | 第11-12页 |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在医学中的应用 | 第12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2-14页 |
2 医学图像轮廓线的提取 | 第14-21页 |
·网格序列法 | 第14-16页 |
·轮廓线与网格交点的计算 | 第14-15页 |
·网格单元中轮廓线段的连接 | 第15-16页 |
·单元剖分法 | 第16-17页 |
·单元剖分法基本思想 | 第16-17页 |
·基于区域增长的轮廓线提取算法 | 第17-20页 |
·区域增长 | 第17页 |
·阈值F_t和种子点的选取 | 第17页 |
·改进的基于区域增长的轮廓线提取算法 | 第17-18页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3 由二维轮廓线重建三维形体及有限元分析 | 第21-41页 |
·单轮廓线之间的三维形体重建 | 第21-28页 |
·凸轮廓线之间的三维形体重建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构造连接两轮廓线的三角面片 | 第23-25页 |
·非凸轮廓线的三维形体重建 | 第25-28页 |
·多轮廓线之间的三维形体重建 | 第28-31页 |
·对应问题 | 第29-30页 |
·分支问题 | 第30-31页 |
·基于序列轮廓线的三维牙齿重建 | 第31-34页 |
·平面轮廓线的提取 | 第32-33页 |
·相邻断层间的轮廓线对应问题 | 第33页 |
·重建结果 | 第33-34页 |
·有限元法与ANSYS软件 | 第34-36页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34-35页 |
·有限元常用术语 | 第35页 |
·ANSYS软件简介 | 第35-36页 |
·牙齿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36-40页 |
·前处理(Preprocessor) | 第36-37页 |
·施加载荷并求解(Solution) | 第37-39页 |
·查看分析结果——后处理(General Postproc) | 第39-40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4 基于OpenGL的三维可视化技术 | 第41-49页 |
·OpenGL简介 | 第41页 |
·OpenGL工作流程 | 第41-42页 |
·OpenGL函数库 | 第42页 |
·OpenGL颜色、光照、材质、纹理 | 第42-44页 |
·计算机颜色 | 第42页 |
·颜色模式 | 第42-43页 |
·光照模式 | 第43页 |
·明暗处理 | 第43-44页 |
·材质 | 第44页 |
·三维可视化的关键技术 | 第44-47页 |
·投影变换 | 第44-45页 |
·视图变换和模型变换 | 第45-46页 |
·三维显示的光照模型 | 第46页 |
·纹理映射 | 第46-47页 |
·OpenGL与三维图形 | 第47页 |
·VC++6.0环境下OpenGL开发的方法 | 第47-49页 |
5 三维体数据场等值面的提取 | 第49-58页 |
·MC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9-52页 |
·确定包含等值面的体元 | 第49-51页 |
·求等值面与体元边界的交点 | 第51页 |
·求等值面的法向 | 第51-52页 |
·用MC方法求等值面的算法流程 | 第52页 |
·MC算法的改进 | 第52-57页 |
·用中点避免线性插值 | 第52-53页 |
·规则移动立方体法 | 第53-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 | 第58-60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8页 |
·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