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8页 |
| ·国外农村公路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国内农村公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阶段回顾 | 第15-24页 |
|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不足 | 第24-28页 |
| ·论文预期突破点 | 第28-29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 第二章 新时期多视野下农村公路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第33-57页 |
| ·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战略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 ·新时期国家农村发展视野下的农村公路 | 第34-45页 |
| ·“新农村建设”提出与发展过程 | 第34-37页 |
|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分析 | 第37页 |
| ·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发展带来的突变 | 第37-44页 |
| ·新的突变因素给农村公路发展带来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国际农村发展视野下的农村公路 | 第45-48页 |
| ·欧洲 | 第46-47页 |
| ·日韩等东亚地区 | 第47页 |
| ·农村重新振兴的国际经验及对农村公路发展带来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新时期农村人口流动与产业发展视野下的农村公路 | 第48-52页 |
| ·新时期农村人口流动与产业发展趋势 | 第48-51页 |
| ·农村人口流动与产业发展给农村公路发展带来的影响 | 第51-52页 |
| ·中美公路发展历程视野下的农村公路 | 第52-56页 |
| ·发展对比 | 第52-55页 |
| ·发展启示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三章 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框架研究 | 第57-84页 |
| ·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战略需求重点 | 第57-68页 |
| ·新时期农村建设对农村公路的发展要求 | 第57-62页 |
| ·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战略需求重点 | 第62-68页 |
| ·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战略重点 | 第68-78页 |
| ·通达工程 | 第68-72页 |
| ·产业工程 | 第72-75页 |
| ·便民工程 | 第75-76页 |
| ·品质提升工程 | 第76页 |
| ·城乡一体化工程 | 第76-77页 |
| ·支持保障工程 | 第77-78页 |
| ·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效果分析 | 第78-83页 |
| ·社会经济效果 | 第78-81页 |
| ·农村公路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控制重点 | 第81-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四章 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系统工程论 | 第84-116页 |
| ·新时期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的提出 | 第84-94页 |
| ·农村公路建设参与方 | 第84-88页 |
| ·农村公路建设各参与方关系分析 | 第88-91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组成 | 第91-92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功能及特点 | 第92-94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目标分析 | 第94-97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目标 | 第94-95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分析 | 第95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分目标分析 | 第95-97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规划 | 第97-108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规划的必要性和原则 | 第97-98页 |
| ·农村公路周边社会经济子系统规划 | 第98-101页 |
| ·农村公路生态环境子系统规划 | 第101-103页 |
| ·农村公路交通运输设施一体化子系统规划 | 第103-105页 |
| ·农村公路支持保障子系统规划 | 第105-108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实施方法 | 第108-115页 |
|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系统工程建设 | 第108-110页 |
| ·以示范工程推动农村公路系统工程 | 第110-112页 |
| ·利用农村公路与其他行业综合规划落实农村公路系统工程 | 第112-115页 |
| ·小结 | 第115-116页 |
| 第五章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 | 第116-134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介绍 | 第116-118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116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的意义 | 第116-117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要求 | 第117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内容认定 | 第117-118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方法 | 第118-133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第118-119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119-128页 |
| ·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 | 第128-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 第六章 农村公路发展政策研究 | 第134-145页 |
|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经验总结 | 第134-139页 |
| ·新时期农村公路政策调整 | 第139-143页 |
| ·资金政策 | 第139-140页 |
| ·加强项目实施管理政策 | 第140-141页 |
| ·品质提升配套政策 | 第141-142页 |
| ·规划、建设、管理适度超前鼓励政策 | 第142页 |
| ·管理养护鼓励政策 | 第142-143页 |
| ·基于推行农村公路系统工程需要增加的政策 | 第143-144页 |
| ·配套总体政策 | 第143页 |
| ·推行农村公路与其他行业综合规划的鼓励政策建议 | 第143-144页 |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的鼓励政策建议 | 第144页 |
| ·发挥示范工程引导作用配套鼓励政策建议 | 第144页 |
| ·小结 | 第144-145页 |
| 第七章 应用实例分析 | 第145-156页 |
| ·增城市农村公路系统工程开展情况 | 第145-152页 |
| ·增城市农村公路系统工程领导机构、建设目标与任务 | 第145-146页 |
| ·增城市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组成与主要内容 | 第146-147页 |
| ·增城市农村公路系统工程样板路——正吓线 | 第147-152页 |
| ·增城市农村公路系统工程绩效评价 | 第152-155页 |
| ·总结 | 第155-156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56-158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6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56-157页 |
|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57-1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8-164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164-165页 |
| 致谢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