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DMC的性质及应用 | 第11-15页 |
·物理性质及应用 | 第11-12页 |
·化学性质及应用 | 第12-15页 |
·DMC的合成工艺 | 第15-25页 |
·光气甲醇法 | 第15-16页 |
·酯交换法 | 第16-17页 |
·CO_2和甲醇直接合成法 | 第17-18页 |
·尿素直接醇解法 | 第18-19页 |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第19-25页 |
·液相泥浆法 | 第19-22页 |
·间接气相法 | 第22-23页 |
·直接气相法 | 第23-25页 |
·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热力学分析 | 第25-26页 |
·载体的选择及制备 | 第26-27页 |
·复合氧化物的特性 | 第26-27页 |
·SiO_2-Al_2O_3的表面酸性 | 第27页 |
·微波加热对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43页 |
·催化剂的设计 | 第32-33页 |
·活性组分的选择 | 第32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32-33页 |
·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原料及化学试剂 | 第33-34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4-37页 |
·CuCl提纯 | 第34-35页 |
·SiO_2-Al_2O_3制备 | 第35-3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37页 |
·固态离子交换法 | 第36-37页 |
·微波法 | 第37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7-39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7页 |
·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 | 第37-38页 |
·NH_3-TPD分析 | 第38页 |
·TG-DTA分析 | 第38页 |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第38页 |
·原位红外分析 | 第38页 |
·元素分析 | 第38页 |
·XPS分析 | 第38-39页 |
·SEM分析 | 第39页 |
·催化剂评价 | 第39-43页 |
·反应装置 | 第39页 |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分析方法 | 第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43页 |
第三章 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49页 |
·体相结构 | 第43-44页 |
·表面酸性 | 第44-45页 |
·Pyridine-IR分析 | 第45-46页 |
·FT-IR分析 | 第46-47页 |
·TG-DTA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CuCl/SiO_2-Al_2O_3催化剂制备及其反应活性评价 | 第49-73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49-55页 |
·载体的影响 | 第49-50页 |
·复合氧化物的影响 | 第50-55页 |
·Si源的影响 | 第52-54页 |
·Al源的影响 | 第54-55页 |
·CuCl负载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硅铝比的影响 | 第56-58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催化剂寿命考察及结构分析 | 第60-65页 |
·酸化处理的影响 | 第65-69页 |
·微波焙烧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论文投稿或发表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