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言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本文内容安排 | 第8-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2 聚类集成算法综述 | 第11-20页 |
·研究动机 | 第11-12页 |
·聚类集成过程 | 第12-13页 |
·生成基聚类 | 第13-14页 |
·一致性集成 | 第14-17页 |
·基于共协关系矩阵集成 | 第14-16页 |
·累积投票 | 第16页 |
·超图法 | 第16-17页 |
·其他方法 | 第17页 |
·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基于随机投影的模糊聚类集成 | 第20-33页 |
·随机投影(Random Projection) | 第20-21页 |
·JL引理(Johnson-Lindenstrauss lemma) | 第20页 |
·随机投影原理 | 第20-21页 |
·模糊k均值(fuzzy k-means)聚类算法 | 第21-22页 |
·基于随机投影的模糊聚类集成原理与重现 | 第22-25页 |
·算法原理 | 第22-24页 |
·算法重现 | 第24-25页 |
·原始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25-28页 |
·生成基聚类 | 第25-26页 |
·获取集成关系 | 第26-28页 |
·实验对比分析 | 第28-31页 |
·真实基因表达数据集 | 第28-29页 |
·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基于多重K的聚类集成 | 第33-46页 |
·引言 | 第33页 |
·算法原理 | 第33-37页 |
·算法原理概述 | 第34-35页 |
·算法原理详解 | 第35-36页 |
·算法重现 | 第36-37页 |
·原始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37-40页 |
·获取集成关系 | 第37-38页 |
·确定最终聚类 | 第38-40页 |
·实验对比分析 | 第40-45页 |
·算法改进前后对比 | 第41-42页 |
·相关算法对比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LCE:基于链接的聚类集成 | 第46-64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算法原理 | 第47-53页 |
·算法概述 | 第48页 |
·生成基聚类 | 第48页 |
·获取集成关系 | 第48-51页 |
·确定最终聚类 | 第51-52页 |
·算法伪代码 | 第52-53页 |
·原始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53-54页 |
·实验对比分析 | 第54-63页 |
·基因筛选后的基因表达数据集 | 第55-56页 |
·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56-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本文总结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