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2页 |
·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4页 |
3 国有上市公司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 第24-38页 |
·我国目前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24-28页 |
·典型模式分析 | 第28-38页 |
4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目前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 第38-46页 |
·制度环境障碍 | 第38-43页 |
·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技术操作问题 | 第43-46页 |
5 国外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46-51页 |
·美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情况 | 第46-49页 |
·日本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情况 | 第49页 |
·国外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9-51页 |
6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框架设计 | 第51-62页 |
·股票期权计划的设计原则 | 第51-52页 |
·股票期权计划的制定与批准 | 第52页 |
·受益人范围的确定 | 第52-54页 |
·股票期权股票来源的确定 | 第54-55页 |
·行权价的确定 | 第55-58页 |
·股票期权行权时间的确定 | 第58-59页 |
·股票期权赠予数量的确定 | 第59-60页 |
·股票期权的权利限制与变更 | 第60-62页 |
7 规范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62-74页 |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 第62-68页 |
·发展并规范中介机构 | 第68-69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69-70页 |
·加强市场建设,为经营者股票期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70-74页 |
8 结束语 | 第74-7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