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快速鉴别奶牛乳房炎细菌或真菌的双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前言第14-34页
 1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述第14-33页
   ·乳房炎的概念及分类第14-16页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及危害第16-17页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第17-23页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第17-21页
     ·遗传方面的因素第21-22页
     ·环境因素第22-23页
     ·饲养管理因素第23页
   ·奶牛乳房炎常用诊断方法研究进展第23-28页
     ·临床检查第23-24页
     ·体细胞检测第24页
     ·乳汁电导率测定法第24-25页
     ·酶检验法第25页
     ·牛奶pH值检验第25-26页
     ·PCR法第26-27页
     ·其他检测方法第27-28页
   ·奶牛乳房炎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第28-33页
     ·预防措施第28-30页
     ·治疗措施第30-33页
 2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第33-34页
试验一 泰安地区部分奶牛场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第34-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材料第34-35页
     ·乳样的来源第34页
     ·主要试剂、培养基第3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4-35页
   ·方法第35-36页
     ·细菌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第35页
     ·病原菌的鉴定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葡萄球菌仍是引起奶牛乳房炎最重要的致病菌第38页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第二大病原菌第38-39页
   ·平板培养无细菌现象的解释第39-40页
试验二 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常用抗生素及万古霉素耐药性调查第40-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材料第40-41页
     ·菌株来源第40-41页
     ·主要试剂、培养基第4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1页
   ·方法第41-4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第41-42页
     ·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第42-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PCR 鉴定结果第43页
   ·药物敏感试验第43-46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2 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第43-44页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12 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第44-45页
     ·万古霉素(30ug/片)对葡萄球菌属的药敏结果第45-46页
     ·万古霉素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第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第46-47页
   ·研究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意义第47-48页
试验三 快速鉴别奶牛乳房炎细菌或真菌的双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第48-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材料第48-49页
     ·参考菌株第48页
     ·试验用引物第48-49页
     ·主要试剂、培养基第4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9页
   ·方法第49-50页
     ·模板的制备第49-50页
     ·乳样中模拟细菌感染临床标本的制备和敏感性检测第50页
     ·PCR 扩增产物检测第50页
     ·双重 PCR 产物的鉴定第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细菌通用引物扩增的广谱性试验第50-54页
     ·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葡萄球菌属广谱性试验第51页
     ·细菌通用引物扩增链球菌属广谱性试验第51-52页
     ·细菌通用引物扩增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广谱性试验第52页
     ·细菌通用引物扩增革兰氏阳性杆菌广谱性试验第52-53页
     ·细菌通用引物扩增革兰氏阴性杆菌广谱性试验第53页
     ·真菌通用引物扩增奶样酵母样真菌广谱性试验第53-54页
   ·双重 PCR 条件的优化第54页
   ·双重 PCR 的特异性检测第54-55页
   ·双重 PCR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DNA 的敏感性检测第55-56页
   ·用双重 PCR 和细菌学培养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第56-57页
   ·多重 PCR 产物的测序分析第57页
 3 讨论第57-60页
   ·利用细菌和真菌基因组 DNA 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检验菌群分类的可行性第57-58页
   ·利用同一种方法提取细菌、真菌模板的可行性第58页
   ·双重 PCR 方法比传统培养方法敏感、快速、准确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1.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第60页
 2. 治疗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第60页
 3. 双重PCR方法比传统培养方法敏感、快速、准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附录第71-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5亚型AIV HA1基因与鸡IL-18成熟蛋白基因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下一篇:牛结核分支杆菌外膜蛋白OMP37、OMP1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活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