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一、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和碳、氮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第1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半方差函数及理论模型 | 第14-16页 |
·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 | 第16页 |
·数据处理 | 第16页 |
·结果分析 | 第16-24页 |
·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17-18页 |
·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18-20页 |
·不同类型沙地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0-22页 |
·不同类型沙地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克里格局部插值估计 | 第22-24页 |
·结论 | 第24页 |
·讨论 | 第24-26页 |
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生态位的动态变化 | 第26-39页 |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重要值 | 第26页 |
·资源梯度的划分 | 第26-29页 |
·生态位测度 | 第29-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36页 |
·不同尺度生态位宽度分析 | 第30-33页 |
·生态位重叠分析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四、沙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态关系 | 第39-48页 |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6页 |
·差巴嘎蒿群落TWINSPAN分类 | 第39-43页 |
·差巴嘎蒿群落CCA排序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五、结论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62页 |
文献综述 | 第62-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