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主要荒漠植物水分生态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前言第12-17页
 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水势研究进展第13页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研究第13-14页
   ·荒漠植物生态适应研究第14-15页
 3 主要科学问题第15-17页
第一章 研究区域与样地概况第17-22页
   ·研究区域位置第17页
   ·研究区域自然概括第17-22页
     ·地貌第17页
     ·气候特征第17-18页
     ·土壤第18页
     ·植被特征第18页
     ·样地设置第18-20页
     ·样地概况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第22-25页
   ·水势的测定第22-23页
     ·植物水势的测定第22-23页
     ·浇水后的植物水势测定第23页
     ·土壤水势的测定第23页
   ·植物蒸腾速率的测定第23-24页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24页
   ·植物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与水分饱和亏的测定第24页
   ·群落特征的测定第24页
   ·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第24-25页
第三章 荒漠植物蒸腾速率及其动态变化第25-36页
   ·荒漠植物蒸腾速率及其动态变化第25-31页
     ·蒸腾速率日动态第25-26页
     ·蒸腾速率种间差异与季节动态第26-28页
     ·浇水与自然降水前后蒸腾速率变化第28-29页
     ·同种植物蒸腾速率的区域变化第29-31页
   ·荒漠植物蒸腾速率拟合特征第31-33页
   ·小结与讨论第33-36页
第四章 荒漠植物水势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第36-63页
   ·荒漠植物水势的基本特征第36-40页
     ·荒漠植物叶片水势日变化第36-39页
     ·荒漠与草原植物叶片水势比较第39-40页
   ·荒漠植物叶片水势的种间差异第40-47页
     ·五初份各样地植物水势日变化(表4-1)第40-41页
     ·七月初水势日变化(表4-2)第41-43页
     ·八月末水势日变化(表4-3)第43-44页
     ·十月初水势日变化(表4-4)第44-46页
     ·植物叶片水势种间差异的分析与讨论第46-47页
   ·荒漠植物水势的季节动态第47-54页
     ·巴拉贡样地第47-49页
     ·南寺样地第49页
     ·巴彦浩特样地第49-50页
     ·和屯池样地第50-52页
     ·金三角样地第52页
     ·荒漠植物水势季节动态特征第52-54页
   ·同一荒漠植物水势的区域差异分析与讨论第54-57页
     ·霸王(图4-25)第54-55页
     ·红砂(图4-26)第55-56页
     ·绵刺(图4-27)第56-57页
   ·荒漠植物水势对降水的反应第57-61页
     ·四合木第57页
     ·沙冬青第57-58页
     ·霸王第58页
     ·绵刺第58-60页
     ·红砂与长叶红砂第60-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荒漠植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第63-69页
   ·荒漠植物叶片生态类型对植物水势的影响第63-66页
     ·不同叶片生态类型植物水势特征第64-65页
     ·浇水前后不同叶片生态类型植物水势变化第65-66页
   ·荒漠植物叶片生态类型对植物蒸腾的影响第66页
   ·植物叶片水分饱和亏对植物抗旱的影响第66-68页
   ·植物抗旱类型分析第68页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Ⅰ 各样地物种蒸腾速率日动态拟合曲线及方程第74-86页
附录Ⅱ 各样地水势变化曲线图第86-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理性状的变化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
下一篇:土壤空间变异规律与差巴嘎蒿种群生态位的相关性研究--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演替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