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25页 |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24页 |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本文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6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6-29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7-29页 |
第2章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产业发展 | 第29-41页 |
·产业集群的含义 | 第29-33页 |
·产业集群的现行含义 | 第29-31页 |
·产业集群的重新界定 | 第31-33页 |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 第33-35页 |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 第33-35页 |
·本文的进一步剖析 | 第35页 |
·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管理 | 第35-40页 |
·产业管理内容的确定 | 第35-38页 |
·工业园区产业管理的内容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工业园区产业形成管理 | 第41-64页 |
·工业园区产业的形成 | 第41-42页 |
·工业园区产业形成的含义 | 第41页 |
·工业园区产业形成的本质 | 第41-42页 |
·影响工业园区产业形成的当地因素 | 第42-50页 |
·自然资源禀赋 | 第42-47页 |
·工业基础 | 第47-48页 |
·集聚因素 | 第48-50页 |
·影响工业园区产业形成的外部因素 | 第50-57页 |
·知识溢出 | 第50-53页 |
·市场规模 | 第53-57页 |
·促进工业园区形成的政策措施 | 第57-63页 |
·相关政策 | 第57-61页 |
·主要措施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 | 第64-95页 |
·产业结构优化 | 第64-66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和标准 | 第64-66页 |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66页 |
·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 | 第66-73页 |
·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 | 第66-69页 |
·产业结构合理性判定 | 第69-73页 |
·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 | 第73-87页 |
·产业集群识别的思路和内容 | 第73-74页 |
·产业集群识别的方法 | 第74-83页 |
·产业集群边界和产业分类 | 第83-87页 |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87-94页 |
·政策设计 | 第87-88页 |
·国外经验 | 第88-90页 |
·主要政策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工业园区产业升级管理 | 第95-127页 |
·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 | 第95-99页 |
·产业结构升级 | 第95-98页 |
·工业园区产业升级 | 第98-99页 |
·全球价值链背景链上的产业升级 | 第99-112页 |
·全球价值链分析 | 第99-102页 |
·产业升级策略 | 第102-112页 |
·地方价值链上的升级 | 第112-123页 |
·地方价值链分析 | 第112页 |
·产业升级策略 | 第112-117页 |
·产业升级路径 | 第117-123页 |
·产业升级管理 | 第123-126页 |
·经济措施 | 第123-125页 |
·行政措施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6章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管理 | 第127-142页 |
·苏州工业园区 | 第127-128页 |
·园区形成管理 | 第128-132页 |
·产业确定 | 第128-129页 |
·政策措施 | 第129-132页 |
·产业结构优化 | 第132-137页 |
·主导产业的确定 | 第132-133页 |
·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133-137页 |
·产业升级管理 | 第137-141页 |
·升级模式 | 第138页 |
·升级路径 | 第138-139页 |
·升级建议 | 第139-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2-145页 |
·总结 | 第142-144页 |
·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