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1 植物启动子 | 第14-15页 |
1.2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 | 第15-17页 |
1.2.1 启动子的分类 | 第15-17页 |
1.3 诱导型启动子功能分析的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生物信息学分析法 | 第17-18页 |
1.3.2 稳定表达分析法 | 第18页 |
1.3.3 瞬时表达分析法 | 第18-19页 |
1.4 GPAT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新疆沙冬青GPAT基因表达分析 | 第21-29页 |
2.1 实时荧光定量法(qPCR)分析新疆沙冬青中GPAT含量变化 | 第21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3 所用仪器 | 第21页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材料的处理 | 第21-22页 |
2.2.2 新疆沙冬青RNA的提取 | 第22页 |
2.2.3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 第22页 |
2.2.4 引物设计 | 第22页 |
2.2.5 PCR反应 | 第22-23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2.3.1 植物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23-25页 |
2.3.2 低温诱导下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25-26页 |
2.3.3 ABA诱导下表达量分析 | 第26-27页 |
2.3.4 两个诱导条件下表达量综合分析 | 第27-28页 |
2.4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GPAT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分析预测及缺失载体的构建 | 第29-4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3.1.2 菌株与克隆载体 | 第29页 |
3.1.3 实验试剂和酶 | 第29页 |
3.1.4 常用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 第29页 |
3.1.5 实验仪器及常用生物学软件 | 第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3.2.1 新疆沙冬青苗快繁培养 | 第29-30页 |
3.2.2 新疆沙冬青DNA提取 | 第30页 |
3.2.3 基因组序列验证 | 第30页 |
3.2.4 PCR产物的胶回收纯化 | 第30页 |
3.2.5 5'方向Walking实验 | 第30-32页 |
3.3 启动子克隆实验结果 | 第32-36页 |
3.3.1 An GPAT序列扩增 | 第32-33页 |
3.3.2 染色体步移法克隆GPAT基因启动子 | 第33页 |
3.3.3 染色体步移的结果验证 | 第33-34页 |
3.3.4 An GPAT基因启动子序列GPATp1 的结构分析与预测 | 第34-36页 |
3.4 GPAT基因启动子缺失载体构建 | 第36-39页 |
3.4.1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4.2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9页 |
3.5 GPAT基因启动子缺失载体构建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3.5.1 GPAT基因启动子缺失体的获得 | 第39-40页 |
3.5.2 阳性克隆筛选验证 | 第40-43页 |
3.6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GPAT基因启动子瞬时表达鉴定及功能分析 | 第44-5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4页 |
4.1.2 菌体与克隆载体 | 第44页 |
4.1.3 试剂及仪器 | 第44-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4.2.1 感受态制备 | 第45-46页 |
4.2.2 质粒的提取 | 第46页 |
4.2.3 农杆菌转化 | 第46页 |
4.2.4 农杆菌转化鉴定 | 第46-47页 |
4.2.5 烟草瞬时表达 | 第47-48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3.1 农杆菌转化PCR鉴定 | 第48页 |
4.3.2 农杆菌介导GUS的瞬时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4.4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