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FD的MPLS网络自愈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3-15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14-15页 |
·MPLS自愈恢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MPLS及快速重路由技术 | 第18-31页 |
·MPLS产生 | 第18-19页 |
·MPLS技术原理 | 第19-26页 |
·MPLS体系结构 | 第20-23页 |
·MPLS网络报文转发 | 第23-25页 |
·标签分发协议 | 第25-26页 |
·MPLS流量工程 | 第26-27页 |
·MPLS快速重路由机制 | 第27-30页 |
·One-to-One备份 | 第28-29页 |
·Facility备份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MPLS故障检测技术 | 第31-37页 |
·MPLS故障检测技术概述 | 第31页 |
·MPLS检测技术 | 第31-36页 |
·RSVP软状态 | 第31-32页 |
·RSVP HELLO | 第32-33页 |
·LSP Ping/Traceroute | 第33-34页 |
·双向转发检测BFD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双向转发检测BFD | 第37-51页 |
·BFD的引入 | 第37-38页 |
·BFD原理 | 第38页 |
·BFD工作模式 | 第38-41页 |
·Asynchronous异步模式 | 第38-39页 |
·Demand查询模式 | 第39-40页 |
·Echo回声功能 | 第40-41页 |
·BFD控制报文格式 | 第41-44页 |
·BFD协议状态机 | 第44-45页 |
·BFD会话的建立 | 第45-48页 |
·BFD会话初始化 | 第45-46页 |
·BFD会话建立 | 第46-47页 |
·BFD报文分离 | 第47-48页 |
·BFD发送周期及检测时间的协商 | 第48-50页 |
·BFD发送周期及检测时间 | 第48-49页 |
·BFD参数的协商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MPLS BFD故障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第51-67页 |
·MPLS BFD | 第51-52页 |
·MPLS BFD原理 | 第52-53页 |
·MPLS BFD实现 | 第53-63页 |
·MPLS BFD的总体框架 | 第53-56页 |
·MPLS BFD的内部模块 | 第56-63页 |
·MPLS BFD应用于多核设备的研究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基于BFD的MPLS故障恢复方案 | 第67-81页 |
·MPLS网络现有故障恢复技术概述 | 第67-68页 |
·现有的MPLS网络故障恢复方案 | 第68-71页 |
·故障恢复方案1-to-1 | 第69-71页 |
·故障恢复方案N-to-1 | 第71页 |
·故障恢复方案N-to-M | 第71页 |
·新的故障恢复方案—基于BFD的故障恢复方案 | 第71-80页 |
·方案设计 | 第72-74页 |
·新方案的总体结构 | 第74-75页 |
·新方案的算法描述 | 第75-77页 |
·新方案算法流程图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新故障恢复方案测试分析 | 第81-86页 |
·新故障恢复方案的切换时间测试 | 第82-83页 |
·新方案故障恢复的测试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