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咀周围海区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海底地形变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11页 |
| ·陆架沉积研究 | 第8-9页 |
| ·研究区以往的研究情况 | 第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9-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海洋沉积物粒度数据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 第11-14页 |
| ·沉积物粒度的测定发展 | 第11-12页 |
| ·沉积物粒度表征方法的历史 | 第12-13页 |
| ·粒度参数与沉积环境 | 第13-14页 |
| ·沉积物粒度在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DEM 数字地形分析 | 第14-17页 |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5页 |
| ·地形信息提取 | 第15-17页 |
| 3 研究区概况 | 第17-27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区域地质 | 第17-21页 |
| ·地层 | 第19-20页 |
| ·断裂构造 | 第20-21页 |
| ·地震 | 第21页 |
| ·区域地貌 | 第21-25页 |
| ·陆地地貌 | 第21-23页 |
| ·海岸地貌 | 第23-24页 |
| ·水下地貌 | 第24-25页 |
| ·人为地貌 | 第25页 |
| ·水文特征 | 第25-27页 |
| ·河流 | 第25页 |
| ·海洋水动力条件 | 第25-27页 |
| 4 材料与方法 | 第27-36页 |
| ·研究材料 | 第27-28页 |
| ·粒度分析 | 第28-31页 |
|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原理 | 第28-29页 |
| ·激光粒度分析仪 | 第29-30页 |
| ·粒度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第30页 |
| ·粒度参数的计算 | 第30-31页 |
| ·悬浮体浓度测量 | 第31-32页 |
| ·GAO-COLLINS粒度趋势分析 | 第32-34页 |
| ·DEM建模获取冲淤变化 | 第34-36页 |
| ·ARCGIS介绍 | 第34页 |
| ·三维表面(DEM)的创建 | 第34-36页 |
| 5 结果与讨论 | 第36-54页 |
| ·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及分布 | 第36-39页 |
| ·砂粒级(0.425MM~0.063MM) | 第36页 |
| ·粉砂组分(0.063~0.004MM) | 第36-37页 |
| ·粘土组分(0MM~0.004MM) | 第37-39页 |
| ·表层沉积物类型和分布 | 第39-40页 |
|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 | 第40-42页 |
| ·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分布的关系 | 第42-45页 |
| ·海岸形态对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趋势分析 | 第46-47页 |
| ·海底地形 | 第47页 |
| ·地形冲淤变化 | 第47-54页 |
| ·1954~1969 年地形冲淤变化 | 第47-49页 |
| ·1969~1982 年地形冲淤变化 | 第49-51页 |
| ·1982~2005 年地形冲淤变化 | 第51-54页 |
| 6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完成或发表的论文(包括已录用待刊)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