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随钻测量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 ·随钻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第8-9页 |
| ·国外随钻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 ·我国随钻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页 |
|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第10-14页 |
|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特点和分类 | 第11-12页 |
| ·国外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我国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测量的理论基础 | 第16-34页 |
| ·概述 | 第16-17页 |
|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空间坐标的建立 | 第17-19页 |
| ·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的基本要素 | 第19-20页 |
|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孔轨迹的一般形式和描述方法 | 第20-25页 |
| ·井下水平定向孔轨迹的一般形式 | 第20-23页 |
| ·钻孔轨迹形状的描述方法 | 第23-25页 |
| ·钻孔轨迹坐标计算方法 | 第25-33页 |
|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随钻姿态测量方法及信号传输技术研究 | 第34-45页 |
| ·随钻姿态参数测量方法 | 第34-39页 |
| ·加速度计和磁强计组合的姿态测量系统 | 第34-36页 |
| ·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合的姿态测量系统 | 第36-37页 |
| ·加速度计组合的重力MWD随钻姿态测量系统 | 第37-39页 |
| ·随钻测量信号传输技术 | 第39-44页 |
| ·有线传输方式 | 第39-42页 |
| ·无线传输方式 | 第42-44页 |
| ·煤矿井下随钻测量的特点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煤矿井下随钻测量定向钻进系统 | 第45-54页 |
| ·随钻测量定向钻进系统的组成 | 第45-46页 |
| ·测量探管 | 第46-48页 |
| ·信号传输装置 | 第48-49页 |
| ·孔口监视器 | 第49-50页 |
| ·随钻测量系统监控软件 | 第50-54页 |
| ·软件设计思想 | 第50页 |
|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页 |
| 第五章 随钻轨迹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第54-71页 |
| ·Excel进行钻孔轨迹测量参数计算和轨迹图绘制 | 第55-59页 |
| ·Excel进行随钻测量参数计算 | 第55-57页 |
| ·Excel进行钻孔二维轨迹图显示 | 第57-59页 |
| ·Excel与Auto CAD结合进行钻孔轨迹图绘制 | 第59-65页 |
| ·Auto CAD绘图基本方法 | 第60-61页 |
| ·命令和参数绘图法进行钻孔轨迹图绘制 | 第61-62页 |
| ·VBA应用程序进行钻孔轨迹图绘制 | 第62-65页 |
| ·钻孔轨迹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 第65-71页 |
| ·软件的设计思想 | 第65-66页 |
| ·软件的开发过程 | 第66页 |
| ·软件功能的实现 | 第66-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页 |
| 第六章 试验效果分析和总结 | 第71-84页 |
| ·试验概况 | 第71-74页 |
| ·矿区条件 | 第72页 |
| ·煤层地质条件 | 第72-73页 |
| ·试验钻场及钻孔布置形式 | 第73-74页 |
| ·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74-78页 |
| ·钻机 | 第74-75页 |
| ·钻具 | 第75-76页 |
| ·随钻测量系统 | 第76-78页 |
| ·钻孔施工情况及效果分析 | 第78-83页 |
| ·钻孔施工情况 | 第78页 |
| ·钻孔轨迹参数处理及效果分析 | 第78-83页 |
| ·试验总结 | 第83-8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 ·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 ·展望 | 第85-87页 |
| 附录A 开发的软件部分原代码 | 第87-91页 |
| 附录B 现场试验部分原始数据表 | 第91-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