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六味地黄汤和当归芍药散活性组分对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7页
前言第17-21页
 1、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第17页
 2、“炎症学说”是 AD 发病机理的重要学说之一第17页
 3、小胶质细胞是脑内炎性反应的主要参加者第17-18页
 4、应用中药复方治疗 AD 具有独特的优势第18-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7页
 一、实验材料第21-22页
 二、实验方法第22-26页
 三、统计学处理第26-27页
实验结果第27-56页
 一、不同激活剂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第27-39页
  1、小胶质细胞的培养第27-29页
   ·小胶质细胞系BV-2 细胞的生长曲线第27页
   ·不同激活剂对BV-2 细胞形态的影响第27-28页
   ·原代小胶质细胞的培养第28-29页
  2、Aβ 对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第29-35页
   ·新鲜配制和聚集态Aβ25-35、Aβ1-42 形态学观察第29-31页
   ·聚集态 Aβ对小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第31-32页
   ·聚集态 Aβ25-35 对BV-2 细胞炎性因子m RNA 水平的影响第32页
   ·新鲜配制和聚集态Aβ25-35 对BV-2 细胞分泌 TNF-α的影响第32-33页
   ·聚集态 Aβ1-42 对BV-2 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第33-34页
   ·聚集态 Aβ25-35 对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第34页
   ·聚集态 Aβ诱导BV-2 细胞分泌TNF-α时效作用观察第34-35页
  3、LPS 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第35-38页
   ·LPS 对小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第35页
   ·LPS 对BV-2 细胞炎性因子m RNA 水平的影响第35-37页
   ·LPS 对BV-2 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第37页
   ·LPS 诱导BV-2 细胞分泌TNF-α的时效作用观察第37-38页
   ·LPS 对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分泌 TNF-α的影响第38页
  4、IFN-γ 及其与 Aβ 合用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第38-39页
   ·IFN-γ及其与Aβ合用对BV-2 细胞活力的影响第38-39页
   ·IFN-γ对BV-2 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第39页
   ·Aβ25-35 与 IFN-γ联合应用对BV-2 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第39页
 二、LW 及DSS 活性组分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第39-45页
  1、LW 含药血清对 LPS 诱导 BV-2 细胞激活的影响第39-41页
  2、LW 活性组分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第41-43页
   ·LW 活性组分对BV-2 细胞活力的影响第41页
   ·LW 活性组分对BV-2 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第41-42页
   ·LW 活性组分对LPS 诱导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分泌 TNF-α的影响第42-43页
  3、DSS 活性组分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第43-45页
   ·DSS 活性组分对BV-2 细胞活力的影响第43-44页
   ·DSS 活性组分对LPS 诱导 BV-2 细胞分泌 TNF-α的影响第44页
   ·DSS 活性组分对LPS 诱导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第44-45页
 三、小鼠神经炎性反应模型的建立及LW 抗神经炎性反应的作用第45-53页
  1、小鼠神经炎性反应模型的建立第45-51页
   ·侧脑室注射 Aβ制备小鼠神经炎性反应模型第45-48页
     ·侧脑室注射Aβ25-35 对小鼠跳台实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第45页
     ·侧脑室注射Aβ25-35 对小鼠避暗实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第45-46页
     ·侧脑室注射Aβ25-35 对小鼠 Morris 水迷宫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第46-47页
     ·侧脑室注射Aβ25-35 对小鼠海马组织IL-1β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侧脑室注射 LPS 制备小鼠神经炎性反应模型第48页
   ·腹腔注射LPS 制备小鼠神经炎性反应模型第48-51页
     ·腹腔注射LPS 对小鼠皮层和海马内炎性因子m RNA 水平的影响第48-50页
     ·腹腔注射LPS 对小鼠血清、海马和皮层内炎性因子的影响第50-51页
     ·腹腔注射LPS 对小鼠血清TNF-α的影响第51页
  2、LW 抗 LPS 诱导小鼠神经炎性反应的观察第51-53页
   ·口服LW 对腹腔注射LPS 诱导小鼠脑内炎性因子m RNA 水平的影响第51-53页
   ·口服LW 对腹腔注射LPS 诱导小鼠血清TNF-α的影响第53页
 四、LW 及DSS 活性组分或成分抗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第53-56页
  1、CA4-3、芍药苷对 LPS 诱导 BV-2 细胞的 NF-κB 表达的影响第53-54页
  2、CA4-3、芍药苷对 LPS 诱导 BV-2 细胞的 p38MAPK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54-55页
  3、LW 对腹腔注射 LPS 诱导的海马和皮层内 p38MAPK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55-56页
讨论第56-64页
 1、炎性反应是 AD 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之一第56页
 2、小胶质细胞在介导 AD 的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第56-59页
 3、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是防治 AD 的策略之一第59-61页
 4、LW 活性组分与 DSS 活性组分抗炎作用机理的探讨第61-62页
 5、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综述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HMF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下一篇:中药麦冬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