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与SO_2的排放 | 第7-13页 |
·绪论 | 第7-8页 |
·国内外脱硫形势综述 | 第8-11页 |
·国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进程 | 第9页 |
·我国电厂脱硫概况 | 第9-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火电厂实用脱硫技术概述 | 第13-20页 |
·燃烧前脱硫技术 | 第13-14页 |
·化学选洗技术 | 第13页 |
·物理选洗技术 | 第13-14页 |
·燃烧中脱硫 | 第14-15页 |
·煤粉炉直接喷钙脱硫技术 | 第14页 |
·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 第14-15页 |
·燃烧后脱硫 | 第15-20页 |
·FGD技术的分类 | 第15页 |
·FGD的发展历史 | 第15-17页 |
·第一代FGD | 第15-16页 |
·第二代FGD | 第16页 |
·第三代FGD | 第16-17页 |
·我国电厂脱硫工艺的选择 | 第17-20页 |
第三章 石灰石-石膏湿法FGD流程及主要耗能设备分析 | 第20-33页 |
·典型石灰石-石膏湿法FGD系统构成 | 第20-24页 |
·烟气系统 | 第20-21页 |
·SO_2吸收系统 | 第21-22页 |
·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 第22页 |
·石膏脱水系统 | 第22-23页 |
·其他系统 | 第23-24页 |
·石灰石-石膏湿法FGD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SO_2的吸收过程 | 第24-25页 |
·石灰石的溶解过程 | 第25页 |
·亚硫酸盐的氧化过程 | 第25-26页 |
·石膏的结晶 | 第26页 |
·主要耗能设备介绍 | 第26-31页 |
·增压风机 | 第26-29页 |
·增压风机的布置 | 第26-27页 |
·增压风机的选型 | 第27-28页 |
·增压风机的运行特性 | 第28-29页 |
·循环浆液泵 | 第29-30页 |
·氧化风机 | 第30-31页 |
·氧化风机的作用 | 第30页 |
·罗茨风机原理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主要能耗设备建模及运行能耗特性分析 | 第33-47页 |
·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 | 第33-39页 |
·烟气特征的影响 | 第34-36页 |
·烟气流量 | 第34页 |
·烟气中SO_2浓度 | 第34-35页 |
·烟气流速 | 第35页 |
·烟气中的杂质 | 第35-36页 |
·锅炉投油助燃 | 第36页 |
·系统设备运行特征 | 第36-39页 |
·浆液pH值 | 第36-37页 |
·液气比(L/G) | 第37-38页 |
·钙硫比(Ca/S) | 第38页 |
·强制氧化系统 | 第38-39页 |
·大型能耗设备数学建模 | 第39-45页 |
·增压风机数据拟合 | 第39-40页 |
·循环浆液泵建模 | 第40-43页 |
·氧化风机建模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和优化运行方案的提出 | 第47-61页 |
·电厂基本数据 | 第47-49页 |
·FGD系统入口烟气参数 | 第47-48页 |
·FGD系统出口烟气参数 | 第48页 |
·FGD系统脱硫设备参数 | 第48-49页 |
·增压风机能耗特性 | 第49-52页 |
·风压与流量拟合关系式 | 第49-50页 |
·增压风机能耗特性曲线图 | 第50-52页 |
·增压风机优化运行小结 | 第52页 |
·循环浆液泵能耗特性 | 第52-56页 |
·数据及计算结果 | 第53-54页 |
·循环浆液泵能耗特性曲线图 | 第54-56页 |
·循环浆液泵优化运行小结 | 第56页 |
·氧化风机能耗特性 | 第56-61页 |
·数据及计算结果 | 第57-58页 |
·氧化风机能耗特性曲线图 | 第58-60页 |
·氧化风机优化运行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