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引言 | 第15页 |
·层状α-磷酸锆概述 | 第15-19页 |
·层状化合物 | 第15-16页 |
·α-磷酸锆的结构 | 第16-17页 |
·α-磷酸锆的合成 | 第17页 |
·α-磷酸锆的性质与应用 | 第17-19页 |
·α-磷酸锆用作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 | 第18页 |
·α-磷酸锆用作质子传导材料 | 第18页 |
·α-磷酸锆用作生物活性物质载体 | 第18-19页 |
·α-磷酸锆用作分子识别材料 | 第19页 |
·聚苯胺概述 | 第19-29页 |
·导电聚合物的分类及导电机理 | 第19-20页 |
·本征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历史 | 第20-21页 |
·PAni的结构 | 第21-22页 |
·PAni的合成 | 第22-23页 |
·PAni的质子酸掺杂与脱掺杂 | 第23-24页 |
·PAni纳米纤维 | 第24-26页 |
·PAni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24-26页 |
·PAni纳米纤维的性能 | 第26页 |
·PAni的应用 | 第26-29页 |
·PAni用作二次电池电极材料 | 第26-27页 |
·PAni用作超电容电极材料 | 第27页 |
·PAni用作防腐涂层 | 第27-28页 |
·PAni用作传感器活性材料 | 第28页 |
·PAni用作电磁屏蔽材料 | 第28页 |
·PAni用作电致发光材料 | 第28-29页 |
·PAni用作质子交换膜改性材料 | 第29页 |
·PAni与磷酸锆材料复合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PAni与层状化合物的复合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PAni与磷酸锆材料复合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化学试剂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表征方法 | 第34-37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4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4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 | 第34页 |
·热重(TG)分析 | 第34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苯胺插层α-磷酸锆层间单体脱出机理分析 | 第37-45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α-ZrP的制备 | 第37页 |
·Ani/α-ZrP的制备 | 第37-38页 |
·Ani/α-ZrP的氧化聚合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不同投料比的苯胺与α-ZrP研磨所得插层产物的XRD结构 | 第38-39页 |
·酸度对Ani/α-ZrP的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氧化剂对Ani/α-ZrP的结构的影响 | 第40-41页 |
·Ani/α-ZrP氧化过程中苯胺脱插的机理分析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苯胺插层α-磷酸锆原位聚合及条件优化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α-ZrP的制备 | 第45页 |
·Ani/α-ZrP的制备 | 第45页 |
·Ani/α-ZrP的原位聚合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氧化产物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6-48页 |
·提取PAni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48-50页 |
·提取PAni的形貌分析 | 第50页 |
·氧化产物的结构 | 第50-52页 |
·氧化剂浓度对产物结构的影响 | 第52-53页 |
·聚苯胺插层α-ZrP的聚合物含量分析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