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导言 | 第15-18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各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确立和发展 | 第18-46页 |
第一节 德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20-29页 |
一、德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发展 | 第21-23页 |
二、德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23-29页 |
第二节 荷兰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29-33页 |
一、荷兰检察制度概述 | 第29-30页 |
二、荷兰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30-33页 |
第三节 美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33-40页 |
一、美国检察制度概述 | 第33-34页 |
二、美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34-40页 |
第四节 英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40-46页 |
一、英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发展 | 第41-43页 |
二、英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43-46页 |
第二章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基本理论 | 第46-73页 |
第一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理论基础及扩大的原因 | 第46-54页 |
一、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理论基础 | 第46-48页 |
二、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扩大的原因 | 第48-54页 |
第二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权限 | 第54-61页 |
一、起诉裁量权 | 第55页 |
二、不起诉裁量权 | 第55-56页 |
三、选择起诉权 | 第56-58页 |
四、变更起诉权 | 第58-59页 |
五、辩诉交易权 | 第59-60页 |
六、量刑建议权 | 第60-61页 |
第三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性质 | 第61-68页 |
一、认识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性质必须坚持的两个原则 | 第62页 |
二、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性质 | 第62-68页 |
第四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模式 | 第68-73页 |
一、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 | 第68-70页 |
二、效率模式、恢复模式和信用模式 | 第70-73页 |
第三章 检察官程序分流 | 第73-121页 |
第一节 检察官程序分流概述 | 第73-79页 |
一、检察官程序分流概念 | 第73-75页 |
二、检察官程序分流的刑事政策意义 | 第75-77页 |
三、检察官程序分流的刑法基础 | 第77-79页 |
第二节 检察官程序分流的保障机制 | 第79-89页 |
一、非拘禁措施的法治化是检察官程序分流的制度前提 | 第80-85页 |
二、相关机构、志愿者的配合是检察官程序分流的重要保障 | 第85-89页 |
第三节 检察官程序分流的模式 | 第89-98页 |
一、被害人-加害人和解模式 | 第89-93页 |
二、对被告人进行修复模式 | 第93-98页 |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检察官分流程序 | 第98-117页 |
一、荷兰的交易程序 | 第98-103页 |
二、英国的附条件告诫制度 | 第103-113页 |
三、苏格兰的检察官罚金 | 第113-117页 |
第五节 检察官程序分流中的“严密法网”问题 | 第117-1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7-118页 |
二、严密法网的原因 | 第118-120页 |
三、解决路径 | 第120-121页 |
第四章 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中的几个问题 | 第121-145页 |
第一节 轻罪与重罪的划分问题 | 第121-125页 |
一、各国对轻罪和重罪采用的划分标准 | 第122-124页 |
二、对各种划分标准的评价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证据标准 | 第125-132页 |
一、各国对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的规定 | 第125-128页 |
二、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证据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运作情况 | 第128-132页 |
第三节 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中的公共利益标准 | 第132-140页 |
一、公共利益标准的确立对于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意义 | 第132-134页 |
二、各国有关公共利益标准的规定 | 第134-139页 |
三、对检察官依据公共利益标准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救济 | 第139-140页 |
第四节 影响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潜在因素 | 第140-145页 |
一、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考虑与警察的关系 | 第140-141页 |
二、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要考虑与法院的关系 | 第141-142页 |
三、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要考虑与律师的关系 | 第142-143页 |
四、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要受社区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第五章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制约机制 | 第145-175页 |
第一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约的必要性 | 第145-150页 |
一、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约的理论基础 | 第145-147页 |
二、检察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 第147-149页 |
三、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制约机制 | 第149-150页 |
第二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内部制约机制 | 第150-157页 |
一、内部起诉指南的制约 | 第150-152页 |
二、内部工作机制的制约 | 第152-157页 |
第三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外部制约机制 | 第157-167页 |
一、来自外部的程序制约 | 第157-165页 |
二、来自外部组织的制约 | 第165-167页 |
第四节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正当程序化 | 第167-175页 |
一、对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进行正当程序改造的必要性及坚持的原则 | 第168-170页 |
二、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正当程序化 | 第170-175页 |
第六章 我国的检察官自由裁量权 | 第175-192页 |
第一节 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概述 | 第176-183页 |
一、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历史沿革 | 第176页 |
二、我国的检察官自由裁量权 | 第176-181页 |
三、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制约机制 | 第181-183页 |
第二节 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3-189页 |
一、有些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没有得到立法确认,妨碍了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 第183-184页 |
二、起诉裁量权滥用,导致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不信任 | 第184页 |
三、警察在审前程序中占据程序分流的主导地位,影响了检察官程序分流权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 | 第184-186页 |
四、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适用效果不理想,没有起到程序分流、降低司法成本的作用 | 第186-188页 |
五、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缺乏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影响了检察官程序分流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 第188-189页 |
六、缓刑的滥用影响了公众对非拘禁措施公正适用的信心,担心扩大检察官自由裁量权会助长司法腐败 | 第189页 |
第三节 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完善 | 第189-192页 |
一、完善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立法,使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法可依 | 第190页 |
二、完善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约机制,既要防止权力滥用又要防止权力被过度限制 | 第190-191页 |
三、将轻罪处理法治化,实现警察权的司法控制 | 第191页 |
四、扩大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探索起诉的替代措施 | 第191页 |
五、改革被告人认罪案件处理机制,提高诉讼效率 | 第191-192页 |
结论 | 第192-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195-200页 |
后记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