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

论航权交换模式的法律架构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航权交换的双边模式第9-20页
 第一节 航权交换双边模式的产生第9-11页
  一、航权交换双边模式产生的背景第9-10页
  二、芝加哥会议的实践:芝加哥标准模式第10-11页
 第二节 百慕大协定I 模式第11-15页
  一、百慕大协定I 模式的产生第11-12页
  二、百慕大协定I 模式的内容第12-15页
 第三节 百慕大协定II 模式第15-16页
 第四节 事先确定运力模式第16-17页
 第五节 自由模式第17-20页
  一、美国的“放松管理”政策与“自由模式”的产生第17-18页
  二、“自由模式”的法律特征第18-19页
  三、对“自由模式”的评价第19-20页
第二章 开放天空模式第20-32页
 第一节 美国的开放天空政策第20-21页
 第二节 美国《开放天空协议范本》第21-28页
  一、互相授权条款第21-22页
  二、航空公司的指定与授权第22-24页
  三、运价条款第24页
  四、运力条款第24-25页
  五、航线条款第25页
  六、改换机型第25-26页
  七、包机运输第26-27页
  八、辅助性权利条款第27-28页
 第三节 2007 年《美欧第一阶段航空运输协议》第28-32页
  一、相互授权条款第28-29页
  二、航空公司的指定第29-30页
  三、商务机会第30页
  四、联合委员会第30页
  五、对世界航空运输业的影响第30-32页
第三章 航权交换的多边模式第32-50页
 第一节 航权交换的区域性多边协定模式第32-36页
  一、欧盟模式第32-35页
  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区域性协定第35-36页
 第二节 航权交换的全球性多边模式第36-46页
  一、GATS 基本原则在国际航空运输服务领域的适用第36-39页
  二、《航空运输服务附件》的相关内容第39-41页
  三、对《航空运输服务附件》的评析第41-42页
  四、对《航空运输服务附件》的修正建议第42-46页
 第三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与WTO 在航空运输管理领域的相容性第46-47页
  一、二者管理职能的相容性第46页
  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向WTO 靠拢的努力第46-47页
  三、WTO 需要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航空专业机构的协助第47页
 第四节 我国航权交换模式探讨第47-50页
  一、我国航权交换双边模式的实践第47-48页
  二、我国在WTO 框架下的多边航权交换模式第48-50页
结论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论危害人类罪的构成要件
下一篇:利益分析的重构及其在涉外侵权冲突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