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食管肿瘤论文

荧光原位杂交结合细胞形态学分析食管癌脱落细胞染色体改变的研究

目录第1-6页
图表索引第6-8页
英文缩略词第8-9页
中文摘要第9-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导论第12-24页
 1 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第12页
 2 食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2-21页
   ·食管癌的染色体畸变第12-14页
   ·食管癌基因水平的异常第14-16页
   ·DNA倍体分析及含量测定第16-17页
   ·食管癌蛋白水平的异常第17-21页
 3 现有的食管癌筛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4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及目的第23-24页
材料与方法第24-34页
 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4-26页
   ·主要试剂第24页
   ·溶液配制方案第24-25页
   ·主要仪器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2页
   ·标本来源第26页
   ·食管癌术后刮取标本的采集及处理第26页
   ·食管拉网细胞标本的采集及处理第26-27页
   ·液基制片及巴氏染色第27-28页
   ·选择靶细胞第28页
   ·标记薄片杂交前的处理第28-29页
   ·FISH检测步骤第29-31页
   ·原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步骤第31-32页
 3 FISH及ICC结果判断第32-33页
   ·FISH结果判断第32-33页
   ·ICC结果判断第33页
 4 统计学分析第33-34页
结果第34-62页
 1 细胞类型第34-37页
 2 FISH检测第37-50页
   ·CEP8、CEP10和CEP11三种探针对不同类型细胞病例检测的满意病例率第37页
   ·三种探针在Ca.C/Suca.C、癌肿表面和癌旁LSIL/ASC三组细胞中的检测结果第37-39页
   ·CEP8、CEP10和CEP11在Ca.C/Suca.C、癌肿表面和癌旁LSIL/ASC三组细胞中诊断的敏感性第39-40页
   ·三种探针在Ca.C/Suca.C、癌肿表面和癌旁LSIL/ASC三组细胞中检测的阳性病例率第40-41页
   ·Ca.C/Suca.C中FISH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第41页
   ·癌肿表面LSIL/ASC细胞的FISH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第41-42页
     ·染色体畸变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第41-42页
     ·染色体畸变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第42页
  2..7 癌旁LSIL/ASC细胞的FISH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第42-50页
     ·染色体畸变与年龄的关系第42页
     ·染色体畸变与大体分型的关系第42-50页
 3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第50-54页
   ·Ki-67和Mcm-2在食管癌术后标本的表达第50-51页
   ·Ki-67和Mcm-2在癌肿表面非癌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第51-53页
   ·Ki-67和Mcm-2在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标本的表达第53页
   ·非癌病例与癌肿表面非癌细胞Ki-67 LI和Mcm-2LI的比较第53-54页
 4 癌肿表面LSIL/ASC细胞FISH结果与癌肿表面非癌细胞的ICC结果对比第54-62页
讨论第62-71页
 1 细胞形态学结合FISH技术第62-64页
   ·优缺点及技术经验第62-63页
   ·阳性标准探讨第63-64页
 2 食管脱落细胞的类型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第64-65页
 3 8、10、11号染色体在食管不同形态脱落细胞中畸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第65-68页
   ·8号染色体第65-66页
   ·10号染色体第66页
   ·11号染色体第66-67页
   ·三种探针检测癌的敏感性第67页
   ·染色体畸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第67-68页
 4 食管脱落细胞中Ki-67 LI及Mcm-2 LI及其临床意义第68-69页
 5 癌肿表面非癌细胞FISH结果与ICC结果对比第69页
 6 前景及后续工作第69-71页
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发表文章第79-80页
课题资助基金第80-81页
附录第81-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化酶-2遗传变异和吸烟交互作用与胰腺癌—核仁磷酸蛋白的作用
下一篇:凋亡通路及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