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缘起与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家庭教会 | 第9-11页 |
·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案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教会与教派类型学 | 第14-15页 |
·斯达克和本布里奇研究及《宗教的未来》 | 第15-17页 |
·社会网络研究 | 第17-18页 |
·国内基督教研究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家庭教会个案研究 | 第20-46页 |
·家庭教会个案概况 | 第20页 |
·家庭教会的形成 | 第20-23页 |
·一种教会分裂的模式---创始人 | 第20-21页 |
·与教堂模式的比较——推拉效应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页 |
·“新生命”的吸纳与皈依 | 第23-28页 |
·亲密关系的吸引 | 第24-26页 |
·属灵的成长与福音的传播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活动与仪式——促进成员之间关系的发展与群体的整合 | 第28-31页 |
·活动与仪式 | 第28-30页 |
·活动与仪式的功能分析 | 第30-31页 |
·小群体的社会网络分析 | 第31-46页 |
·切割点与孤点 | 第31-33页 |
·可达性(reachability)与距离(distance) | 第33-35页 |
·角色分析 | 第35-36页 |
·强相连与组件 | 第36-37页 |
·中心性 | 第37-41页 |
·核与外围 | 第41页 |
·小团体分析——k-plex | 第41-43页 |
·小团体网络的社会支持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6-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家庭教会的中介作用 | 第46页 |
·人际关系与家庭教会 | 第46-47页 |
·该家庭教会社会网特点 | 第47页 |
·问题的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件一:受访者编号 | 第51-52页 |
附件二:问卷示例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