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导论 | 第10-18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4页 |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四节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第五节 本文的主要贡献点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 第一节 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18页 |
| 第二节 中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18-21页 |
| 一、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历史发展 | 第18-19页 |
| 二、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19-21页 |
| 第三节 典型理论介绍 | 第21-28页 |
| 一、几种典型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介绍 | 第21-23页 |
| 二、平衡计分卡(BSC)介绍 | 第23-25页 |
| 三、经济增加值(EVA)介绍 | 第25页 |
| 四、市场增加值(MVA)介绍 | 第25-27页 |
| 五、启示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航空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及其缺陷 | 第28-60页 |
| 第一节 中国民航业发展的现状 | 第28-33页 |
| 第二节 航空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现状 | 第33-54页 |
| 第三节 航空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 | 第54-60页 |
| 一、没有一个公司层面的总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54-56页 |
| 二、考核内容设置简单、主观性强,且过时、陈旧 | 第56-58页 |
| 三、评价方法简单且不够客观,主观随意性强 | 第58-59页 |
| 四、以财务指标为主的部门考核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 第59-60页 |
| 第三章 对航空公司现行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革新探索 | 第60-89页 |
| 第一节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60-62页 |
| 一、指标的客观性 | 第60页 |
| 二、指标设置的先进性 | 第60-61页 |
| 三、指标设置的实用性 | 第61页 |
| 四、指标设置的统一性 | 第61页 |
| 五、指标定义明确且可衡量 | 第61页 |
| 六、保持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 第61页 |
| 七、指标体系应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 | 第61页 |
| 八、注意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 第61-62页 |
| 第二节 航空公司的行业特色 | 第62-81页 |
| 一、安全是航空公司经营之根本 | 第62-66页 |
| 二、顾客是航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 | 第66-74页 |
| 三、战略是航空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 | 第74-81页 |
| 第三节 对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革新设计 | 第81-82页 |
| 一、站在公司的层面上,实行战略平衡计分卡制度 | 第81页 |
| 二、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结合行业特点,全方位设置指标体系 | 第81-82页 |
| 三、设置可计量的指标 | 第82页 |
| 四、增设非财务指标,兼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 第82页 |
| 第四节 革新后的绩效评价体系构想 | 第82-89页 |
| 结束语 | 第89-9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