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60页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8-21页 |
§1-1-1 纳米材料基本概念 | 第18页 |
§1-1-2 纳米材料的分类 | 第18-19页 |
§1-1-3 纳米材料的特殊效应 | 第19页 |
§1-1-4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9-21页 |
§1-2 金属纳米催化剂概论 | 第21-22页 |
§1-3 金属单晶模型催化剂研究 | 第22-27页 |
§1-3-1 单晶表面及其原子排列结构 | 第23-24页 |
§1-3-2 晶面结构效应 | 第24-27页 |
§1-4 金属纳米材料的形状控制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 第27-45页 |
§1-4-1 纳米晶体形状与晶面的关系 | 第27-30页 |
§1-4-2 晶体生长规律 | 第30-32页 |
§1-4-3 化学还原法形状控制合成 | 第32-39页 |
§1-4-4 电化学法形状控制合成 | 第39-44页 |
§1-4-4-1 电沉积法形状控制合成现状 | 第39-42页 |
§1-4-4-2 电沉积生长模式介绍 | 第42页 |
§1-4-4-3 电沉积生长过程中的择优取向理论 | 第42-44页 |
§1-4-5 铁基金属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简介 | 第44-4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设想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60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60-71页 |
§2-1 试验试剂 | 第60页 |
§2-2 电极及其表面处理 | 第60-61页 |
§2-3 电化学体系 | 第61-62页 |
§2-3-1 电解池构造及玻璃器皿表面清洁方法 | 第61页 |
§2-3-2 电化学仪器 | 第61页 |
§2-3-3 电沉积法制备Fe纳米电极中沉积液的配制 | 第61-62页 |
§2-4 Fe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62-70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62-64页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64-65页 |
§2-4-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65-66页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66-67页 |
§2-4-5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 | 第67-68页 |
§2-4-6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三章 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 | 第71-100页 |
§3-1 循环伏安法(CV)制备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 | 第71-74页 |
§3-1-1 沉积电位区间的确定 | 第71-72页 |
§3-1-2 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的成核-生长过程分析 | 第72-74页 |
§3-2 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的表征 | 第74-77页 |
§3-2-1 SEM和HRTEM表征 | 第74-76页 |
§3-2-2 EDS,XPS,XRD表征 | 第76-77页 |
§3-3 恒电位法(CA)制备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 | 第77-81页 |
§3-3-1 沉积电位区间的确定 | 第77页 |
§3-3-2 恒电位法制备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的成核-生长过程分析 | 第77-78页 |
§3-3-3 恒电位法(CA)制备的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的表征 | 第78-80页 |
§3-3-4 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的尺寸控制 | 第80-81页 |
§3-4 两种沉积方法制备得到的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特点的比较 | 第81-83页 |
§3-5 立方体Fe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研究 | 第83-89页 |
§3-5-1 CV法制备立方体Fe纳米粒子过程中沉积周数对粒子形貌影响 | 第83-85页 |
§3-5-2 CA法制备立方体Fe纳米粒子过程中沉积时间对粒子形貌影响 | 第85-87页 |
§3-5-3 电极转移过程乙醇保护与否对Fe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 | 第87-89页 |
§3-6 立方体Fe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89-97页 |
§3-6-1 立方体Fe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89-90页 |
§3-6-2 立方体Fe纳米粒子催化剂的表面积标定 | 第90-94页 |
§3-6-3 碱性介质中立方体Fe纳米催化剂对亚硝酸盐电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 第94-9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四章 菱形十二面体、四方双锥和十八面体Fe纳米催化剂制备及性能 | 第100-127页 |
§4-1 菱形十二面体、四方双锥、十八面体和立方体Fe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生长机理研究 | 第100-117页 |
§4-1-1 程序电位阶跃电沉积方法 | 第100-102页 |
§4-1-2 菱形十二面体Fe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02-106页 |
§4-1-3 四方双锥Fe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06-109页 |
§4-1-4 沉积液浓度对Fe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4-1-5 生长电位对Fe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 | 第110-116页 |
§4-1-6 Fe纳米粒子催化剂形貌变化的机理研究 | 第116-117页 |
§4-2 不同形貌Fe纳米粒子对亚硝酸盐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 第117-125页 |
§4-2-1 Fe纳米粒子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117-118页 |
§4-2-2 不同形貌Fe纳米粒子表面原子开放度R的测定 | 第118-122页 |
§4-2-3 不同形貌Fe纳米粒子对亚硝酸盐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 第122-12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7页 |
第五章 八极子,枝晶,平行连晶形Fe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 第127-142页 |
§5-1 八极子,枝晶Fe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生长机理研究 | 第127-133页 |
§5-1-1 八极子Fe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27-129页 |
§5-1-2 枝晶Fe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29-132页 |
§5-1-3 枝晶Fe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研究 | 第132-133页 |
§5-2 平行连晶Fe纳米粒子电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生长机理 | 第133-139页 |
§5-2-1 平行连晶Fe纳米粒子电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33-138页 |
§5-2-2 平行连晶Fe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研究 | 第138-139页 |
§5-3 枝晶和平行连晶Fe纳米电催化剂对亚硝酸盐还原催化活性初探 | 第139-14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2页 |
结论 | 第142-145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的论文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