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传统意思表示错误理论 | 第10-22页 |
(一) 一个先于错误的问题—意思表示的解释 | 第10-12页 |
(二) 意思表示错误的概念分析 | 第12-15页 |
1. 大陆法上的错误概念 | 第13-14页 |
2. 英美法上的错误概念 | 第14-15页 |
(三) 传统意思表示错误的类型及其相应法律效果 | 第15-22页 |
1. 大陆法上的错误类型上及其相应的法律效果 | 第15-20页 |
2. 普通法上的错误类型及其相应的法律效果 | 第20-22页 |
二、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一) 意思表示错误与私法自治 | 第22-25页 |
(二) 意思表示错误与信赖保护 | 第25-29页 |
(三) 意思表示错误与风险负担 | 第29-31页 |
三、传统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评价 | 第31-41页 |
(一) 传统意思表示错误制度构建的理论视角评析 | 第31-32页 |
(二) 传统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动机错误评析(二元论评析) | 第32-36页 |
(三) 传统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类型化评析 | 第36-38页 |
(四) 传统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法律效果评析 | 第38-41页 |
1. 无效 | 第38-39页 |
2. 撤销 | 第39-41页 |
四、我国未来民法典意思表示错误制度构建设想 | 第41-51页 |
(一) 我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现状 | 第41-43页 |
1. 重大误解制度的本质 | 第41-42页 |
2.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和类型 | 第42-43页 |
3. 重大误解的法律效果 | 第43页 |
(二) 对我国现行重大误解制度的反思 | 第43-46页 |
1. 我国现行重大误解制度的不足 | 第43-45页 |
2. 我国现行重大误解制度的可采之处 | 第45-46页 |
(三) 未来意思表示错误制度构建的一些设想 | 第46-51页 |
1. 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思表示解释规则的设想 | 第46-47页 |
2. 意思表示错误制度构建的设想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