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刑讯逼供概述 | 第11-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 问题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三) 刑讯逼供的危害性以及遏制刑讯逼供的迫切性 | 第14-17页 |
二、刑讯逼供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 第17-24页 |
(一) 刑讯逼供的原因之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二) 刑讯逼供的遏制之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三) 刑讯逼供的原因之再反思 | 第21-24页 |
三、侦查机关绩效考核机制的导向与刑讯逼供的发生 | 第24-36页 |
(一) 侦查机关绩效考核机制概述 | 第24-27页 |
1. 公共管理视野下的绩效考核机制之比较考察 | 第24-25页 |
2. 我国侦查机关对西方绩效考核机制的借鉴 | 第25-27页 |
(二) 侦查机关绩效考核机制的运行状况之一:从历史到现实的考察 | 第27-34页 |
1. 改革开放以来的“破案率”指标 | 第27-30页 |
2. “限期破案”和“招标破案”的相继出台 | 第30-32页 |
3. “命案必破”的宣言 | 第32-34页 |
(三) 侦查机关绩效考核机制的运行状况之二:从可能到必然的转变 | 第34-36页 |
1. 诉讼制度所蕴含的违法可能 | 第34页 |
2. 绩效考核机制所诱使的违法必然 | 第34-36页 |
四、侦查机关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与刑讯逼供的遏制 | 第36-45页 |
(一) 认识论 | 第37-40页 |
1. 侦查机关及其人员的认识之更新 | 第37-39页 |
2. 社会及其公众的认识之更新 | 第39-40页 |
(二) 实践论 | 第40-45页 |
1. 取消“招标破案”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40-42页 |
2. 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破案率”考核机制 | 第42-43页 |
3. 确立“限期破案”和“命案必破”的层次性考核机制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