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导论 | 第11-18页 |
(一) 为什么80后女书记员? | 第11页 |
(二) 为什么柳青? | 第11-13页 |
(三) 为什么西部基层法院? | 第13-14页 |
(四) 为什么透过书记员观察西部基层法院? | 第14-15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六)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二、一位80后女书记员的故事 | 第18-25页 |
(一) 柳青其人 | 第18-20页 |
(二) 从前台秘书到书记员 | 第20-23页 |
(三) 书记员后 | 第23-25页 |
三、柳青眼中的审判 | 第25-33页 |
(一) “基层法官办案,直接与当事人联系” | 第25-27页 |
(二) “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是可以操作的” | 第27-29页 |
(三) “操作过程,形成案卷” | 第29-31页 |
(四) “不要打官司” | 第31-33页 |
1. “一审很重要” | 第31-32页 |
2. “想通过二审和申诉翻案,是不容易的” | 第32-33页 |
四、柳青眼中的法院 | 第33-42页 |
(一) 院长、副院长、庭长与法官 | 第33-36页 |
1. “院长说了算” | 第33-34页 |
2. “表面尊重副院长” | 第34-35页 |
3. “业务能力不强的庭长搞不定法官” | 第35-36页 |
(二) 审判委员会 | 第36-40页 |
1. “法官推卸责任最惯常的手法是提交审委会” | 第36-37页 |
2. “审委会的意见主要就是院长的意见” | 第37-38页 |
3. “这是审委会的意见,我也没办法” | 第38-40页 |
(三) 柳青眼中的司法公正 | 第40-42页 |
1. “法官不会做太过分的事,做了他自己会睡不着的” | 第40-41页 |
2. “司法腐败是个社会问题” | 第41-42页 |
五、柳青眼中的当事人 | 第42-45页 |
(一) “老百姓很无助” | 第42-44页 |
(二) “关系,关系,主要是关系” | 第44-45页 |
六、柳青的理想 | 第45-53页 |
(一) “法院没想象的好” | 第45-47页 |
(二) “法官荒” | 第47-50页 |
(三) 柳青的痛苦:“我只是书记员” | 第50-51页 |
(四) 柳青的理想:“我一定会当法官 | 第51-53页 |
七、结语:遥远的正义 | 第53-63页 |
(一) 法院队伍建设落后 | 第53-56页 |
(二) 当事人的能力不足 | 第56-59页 |
(三) 被“操作”的正义 | 第59-61页 |
(四) 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