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正义基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1.本论文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2.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3.论文的问题与基本结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正义原则 | 第14-30页 |
·概述 | 第14-15页 |
·安全原则 | 第15-17页 |
·国家安全 | 第15-16页 |
·个人安全 | 第16-17页 |
·自由原则 | 第17-25页 |
·自由的概述 | 第17-20页 |
·政治自由原则 | 第20-23页 |
·经济自由原则 | 第23-25页 |
·平等原则 | 第25-30页 |
·形式平等:公民基本自由的平等 | 第25-26页 |
·实质平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平等 | 第26-30页 |
第二章 法治国家的机构正义 | 第30-45页 |
·国家权力机构正义概述 | 第30-33页 |
·立法机构的正义 | 第33-36页 |
·行政机构的正义 | 第36-40页 |
·行政机构的正义概述 | 第36-37页 |
·行政机构的形式正义 | 第37-38页 |
·行政机构的实质正义 | 第38-40页 |
·司法机构的正义 | 第40-45页 |
·司法机构的形式正义 | 第42-43页 |
·司法机构的实质正义 | 第43-45页 |
第三章 个人正义 | 第45-49页 |
·个人正义:一种给予每个人所应得的精神意向 | 第45-46页 |
·个人正义问题的提出 | 第46-48页 |
·实践法律是法治社会下的个人正义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