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1 绪论 | 第15-35页 |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第15-16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SHARON) | 第16-17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 第17页 |
·厌氧氨氧化(ANAMMOX) | 第17-18页 |
·CANON/OLAND 工艺 | 第18-19页 |
·生物脱氮工艺中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9-30页 |
·氨化作用 | 第19-20页 |
·硝化作用 | 第20-22页 |
·反硝化作用 | 第22-23页 |
·厌氧氨氧化作用 | 第23-24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脱氮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第24-30页 |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相关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机理研究 | 第31-32页 |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学研究 | 第32-33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33-35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33-34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2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启动 | 第35-49页 |
·反应装置及测试方法 | 第35-38页 |
·反应装置及流程 | 第35-36页 |
·试验用水 | 第36页 |
·填料 | 第36-37页 |
·充氧、加热及搅拌装置 | 第37页 |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37页 |
·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37-38页 |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亚硝化启动 | 第38-41页 |
·A 反应器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B 反应器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性能提高 | 第41-43页 |
·A 反应器内的物质转化特征研究 | 第41-42页 |
·B 反应器内的物质转化特征研究 | 第42-43页 |
·系统亚硝化启动过程微生物区系变化 | 第43-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结果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第49-71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2页 |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49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49页 |
·PCR 扩增 | 第49-50页 |
·DGGE 分析 | 第50-51页 |
·割胶与测序 | 第51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1-52页 |
·运行效能与微生物区系组成相关性 | 第52-57页 |
·反应器运行 | 第52-53页 |
·DNA 的提取及PCR 扩增 | 第53-54页 |
·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54-57页 |
·DO 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 第57-60页 |
·DNA 的提取及PCR 扩增 | 第58页 |
·DO 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曝停比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 第60-64页 |
·DNA 的提取及PCR 扩增 | 第61页 |
·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影响分析 | 第61-64页 |
·PH 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 第64-68页 |
·DNA 的提取及PCR 扩增 | 第65页 |
·pH 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测序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4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功能菌定量分析 | 第71-94页 |
·试验方法 | 第71-75页 |
·样品制备及DNA 的提取 | 第71页 |
·DNA 浓度测定 | 第71页 |
·Real-time 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71-72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72-73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73-75页 |
·主要试验仪器和软件 | 第75页 |
·运行效能与系统内功能菌数量相关性研究 | 第75-78页 |
·DO 对功能菌数量影响研究 | 第78-83页 |
·曝停比对功能菌数量影响研究 | 第83-87页 |
·PH 对功能菌数量影响研究 | 第87-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5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功能菌的鉴定 | 第94-111页 |
·试验方法 | 第94-96页 |
·常规微生物学试验 | 第94-95页 |
·分子生物学试验 | 第95-96页 |
·主要试剂、仪器及软件 | 第96页 |
·几株亚硝化菌的鉴定及特性研究 | 第96-105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96-98页 |
·环境条件对N1 菌株活性的影响 | 第98-102页 |
·N1 菌株对氨氮浓度适应性 | 第102-104页 |
·与其它研究中的相关菌株比较 | 第104-105页 |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功能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105-110页 |
·亚硝化菌AOB | 第105-106页 |
·硝化菌NOB | 第106-107页 |
·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6 生态因子对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性能影响 | 第111-135页 |
·试验方法 | 第111-117页 |
·试验装置 | 第111页 |
·试验安排 | 第111-117页 |
·化学指标测试方法 | 第117页 |
·活性污泥及生物膜亚硝化及厌氧氨氧化活性比较 | 第117-120页 |
·生态因子对亚硝化过程的影响 | 第120-125页 |
·生物量 | 第120页 |
·底物浓度 | 第120-121页 |
·DO | 第121-123页 |
·pH | 第123-124页 |
·温度 | 第124-125页 |
·生态因子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 | 第125-133页 |
·生物量 | 第125-126页 |
·底物浓度 | 第126-128页 |
·DO | 第128-130页 |
·pH | 第130-131页 |
·温度 | 第13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135-139页 |
·结论 | 第135-13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7页 |
·建议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9页 |
附录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