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艺术研究及其在现代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现状 | 第8-9页 |
·国外现状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及方法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中国结概述 | 第12-14页 |
·解“结” | 第12页 |
·中国结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3 中国结的历史演变 | 第14-29页 |
·结之起源 | 第14-15页 |
·捆系之结 | 第14页 |
·记事之结 | 第14-15页 |
·神灵之结 | 第15页 |
·结之发展 | 第15-18页 |
·奴隶社会的结 | 第15-16页 |
·社会转型时期的结 | 第16-17页 |
·封建社会前期的结 | 第17-18页 |
·结之兴盛 | 第18-22页 |
·唐代结饰 | 第18-19页 |
·宋代结饰 | 第19-22页 |
·结之鼎盛 | 第22-25页 |
·明清时期服装上的结 | 第22-24页 |
·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结 | 第24页 |
·明清时期配饰上的结 | 第24-25页 |
·结之复兴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4 中国结艺术风格研究 | 第29-40页 |
·中国结色彩研究 | 第29-30页 |
·中国结的色彩体系 | 第29页 |
·中国结的配色原则 | 第29-30页 |
·中国结形式研究 | 第30-33页 |
·中国结的分类 | 第30-31页 |
·材料对中国结结形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中国结的形式特点 | 第33页 |
·中国结寓意研究 | 第33-38页 |
·中国结的寓意 | 第33-36页 |
·与中国结相关的吉祥文化 | 第36-37页 |
·中国结寓意的表现手法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 中国结在现代图案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第40-53页 |
·图案概述 | 第40-41页 |
·图案的定义 | 第40页 |
·中国图案发展概述 | 第40-41页 |
·中国结与图案的关系 | 第41-44页 |
·民间图案对中国结的影响 | 第43页 |
·中国结对现代图案设计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中国结元素在现代图案设计中的运用 | 第44-49页 |
·借色 | 第44-46页 |
·取形 | 第46-48页 |
·传意 | 第48-49页 |
·实例分析 | 第49-51页 |
·以中国结为主题的图案设计 | 第49-50页 |
·以非中国结为主题的图案设计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结语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与课题相关的后续性研究 | 第54页 |
·保护中国结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