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哲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困惑与自解 | 第7-10页 |
二、论题与方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陈独秀基本的哲学思想 | 第13-32页 |
第一节 陈独秀与哲学 | 第13-17页 |
一、陈独秀对哲学概念的认识过程 | 第13-15页 |
二、陈独秀哲学思想的来源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陈独秀与本体论 | 第17-21页 |
一、唯物的本体 | 第18-19页 |
二、富有斗争意味的唯物主义 | 第19页 |
三、陈独秀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缺陷 | 第19-21页 |
第三节 陈独秀与真理观 | 第21-25页 |
一、事实是道理的基础 | 第21-22页 |
二、没有万世皆准的真理 | 第22-24页 |
三、陈独秀真理观的缺陷 | 第24-25页 |
第四节 陈独秀与辩证法 | 第25-32页 |
一、早期的辩证法思想 | 第25-27页 |
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陈独秀辩证法的缺陷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哲学的陈独秀 | 第32-53页 |
第一节 伦理——最后的觉悟 | 第33-38页 |
一、觉悟的本意 | 第33-35页 |
二、道德革命和国民性改造 | 第35-36页 |
三、道德进化和人生真义 | 第36-38页 |
第二节 进化——一以贯之 | 第38-43页 |
一、陈独秀对进化论的主要阐述 | 第38-41页 |
二、进化的社会历史观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启蒙——永远的文化人 | 第43-46页 |
一、启蒙和文化 | 第43-45页 |
二、陈独秀的启蒙思想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宗教——难舍的情怀 | 第46-53页 |
一、科学代宗教 | 第46-48页 |
二、宗教二元论 | 第48-50页 |
三、矛盾的出发点 | 第50-53页 |
第三章 陈独秀哲学思想的历史方位 | 第53-62页 |
第一节 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53-57页 |
一、陈独秀的功与过 | 第53-55页 |
二、启示 | 第55-57页 |
第二节 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 | 第57-62页 |
一、文化的现代化 | 第57-59页 |
二、民主的现代化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